薩菲·丁

[拼音]:Feizhou meishu

[英文]:African art

廣義指整個非洲的美術,一般專指非洲大陸的黑人美術。主要包括19世紀中期在撒哈拉地區、南部非洲發現的巖畫和雕刻(包括古代的陶雕、中世紀以後的青銅雕刻和傳統木雕)。

撒哈拉巖畫

這是非洲最古老的藝術。根據風格、技術、石垢色澤及動物群進化,可以把它分為古代水牛時期(約公元前9000~前6000)、牧養公牛時期(公元前3500~前1500)、馬時期(公元前1500~公元2世紀)和駱駝時期(2世紀)。

古代水牛時期巖畫

主要分佈在今阿爾及利亞西北部的古蘇爾和阿穆爾山區,撒哈拉中部的阿杰爾高原(主要在阿爾及利亞境內)、查德境內的提貝斯提高原和利比亞境內的費贊。這批古代藝術作品中,雄偉寫實的古代水牛影象十分引人入勝。古代水牛在公元前已經絕種。北部非洲發現它的骨骸化石可以確定,早期影象屬於新石器時代初期。在古蘇爾山區山岩上,發現一件優美的水牛巖刻,它的頭部和軀體是側面的,兩隻犄角有透視關係。影象有3米長,並且是用細磨深鑿的輪廓線條完成的。刻工精巧,眼睛、耳朵和一些皺紋,歷歷在目。此外,這一時期還有大多用同一技術和同一風格製作的其他巖刻,諸如大象、犀牛、長頸鹿等。這些形象經常並列在同一塊山岩上,有時還重疊在一起。在費贊,除古代水牛形象以外,也發現了大象、犀牛、長頸鹿及河馬影象。這些影象雄偉、巨集大,一般都接近於原大,有的甚至超過原大。如在阿杰爾高原有一個高達 8米的犀牛形象,另一件描繪幾個高7米的長頸鹿構圖,竟佔了82平方米。法國考古學家G.弗拉芒曾對這一帶巖刻的刻紋和表層進行過研究,他認為早期的巖刻是用一種仔細磨光的、約1釐米寬的V字形深槽狀工具製作的。除單獨的動物形象外,偶爾也能看到一些多形象的構圖。這類構圖是一長列同樣動態的動物(水牛、大象、公牛、馬、鴕鳥等),它們好像一個跟隨一個魚貫而行。這種動物形象沒有任何彼此聯絡。除了這種原始的構圖形式之外,還發現有一些不同的影象,諸如雄獸與雌獸、帶著幼獸的雌獸、保護幼象的大象等。《保護幼象的大象》是一件典型的古代水牛時期的巖刻作品。

牧養公牛時期巖畫

公元前4000年代中期,以牧養公牛為主要題材的半程式化線刻,逐漸代替了古代水牛時期的寫實影象。這一變化是隨著沙漠氣候條件和動物的變遷發生的。在一些山岩上還發現頸部和頭部有稀奇古怪飾物的公綿羊形象,它們頭上有光輪樣式的圓盤和圖案裝飾的脖套。在阿杰爾高原,也有一些飾有類似的圓盤和卷線的公牛及其他動物形象。在北部非洲還經常可以見到一種叫作“聖公綿羊”的形象。撒哈拉到處都有牧養公牛時期的藝術,分佈不平衡,以阿杰爾高原為最多。牧養公牛時期,大約延續了2000年,它的題材、風格多種多樣,並且達到了比較完美的境界。影象的高度為15~35釐米。較早期的輪廓像,後來逐漸被塗成一層厚顏色的側面像所代替。

除此之外,在不少山岩上,還發現一些體態輕盈的動物形象和狩獵、舞蹈場面。在描繪狩獵、舞蹈的場面中,黝黑的女舞蹈者步調從容,動作柔軟;狩獵的射手,動作更富於表情。所有這些描繪撒哈拉古代先民生活的影象,如緩慢的行走行列,在茅舍旁休憩的人們,帶著孩子玩耍的父母,做著家務勞動的場面,屠宰野獸的牧人等,都證明這是沒有任何宗教內容的藝術。

馬時期巖畫

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在撒哈拉出現了馬的影象。這一時期大約延續了500多年,其藝術可分為3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與其相適應的題材、技術和影象風格。第 1階段屬於傳說的加拉曼特人時代。巖刻有兩匹或四匹馬拉的、一個或兩個車伕趕的大型戰車,人物形象呈對頂三角形。這種風格的大部分巖刻,發現於撒哈拉中部山區。在這一時期的巖刻影象中,大象、犀牛和河馬消逝了,但還能遇見長頸鹿、羚羊和摩弗侖羊的影象。它們的尺寸約25~50釐米。人物和動物形象仍被刻成側面像,但是在較晚期的巖刻中,大型馬車卻被描繪成平面圖,把馬刻得背朝背。這種巖刻屬於第2階段。它們被發現的區域比前一階段廣闊得多,不僅在中央撒哈拉有,而且在北部非洲、茅利塔尼亞、費贊和提貝斯提也有。在第3階段中,大型馬車影象逐漸被騎者影象所代替。騎者攜帶矛和圓盾,用羽毛作頭飾,並在執盾的前臂掛著短劍。巖刻的尺寸和操作技術與從前類似,只在風格上有些改變,經常只鑿出形象的輪廓,刻線也不那麼清楚,而且很少有磨出光澤的表面。屬於馬時期的巖刻,明顯表現出岩石鑿刻技術的衰落。

駱駝時期巖畫

公元 2世紀時發現了優美而寫實的單峰駱駝影象。在恩內迪還有一些飛速疾馳的武裝騎駱駝者,巖刻姿勢十分準確。撒哈拉駱駝的出現,是與大旱降臨,在土著居民生活中發生深刻變化相一致的。駱駝影象的發現,在數量上和區域上超過了其他的一切影象。大約存在了2000年的駱駝時期藝術,至今還在這裡保持著自己的傳統。

南部非洲巖畫

通常認為這一地區的岩石藝術出自土著居民布須曼人之手。其實,除了布須曼人,其他部族也從事過這種藝術的創作。

南非巖畫

大都是布須曼人創作的,按其發展過程可分為早、中、晚3個時期:早期以描繪大動物(把動物畫得很大)為主;中期從描繪大動物轉向描繪小動物(把動物畫得很小)和人物形象;晚期全部描繪小動物和人物形象。按照藝術風格的差異,美術史家又將他們分為7個不同的畫派:純大羚羊畫派──所描繪的物件是大羚羊;多景大羚羊畫派──符合透視畫法的大羚羊;小羚羊畫派──所表現的物件主要是小羚羊;大人體畫派──所表現的物件主要是大的人物;小人體畫派──以小的人物為主要的表現物件;歷史畫派──主要是描繪歷史事件;神話畫派──主要是表現神話故事情節。此外,還有一種班圖巖畫。班圖人繼布須曼人之後定居在南非。他們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幾何畫風,也喜歡直接描繪動物形象。在高山洞窟裡,遺存下許多巖畫。主要畫的是非洲動物,也有人物,多半為裸體,有的披著獸皮戴著面具,有的手持武器,也有戰爭、圍獵和大羚羊搏鬥等的場面。

辛巴威和尚比亞巖畫

辛巴威巖畫,具有布須曼人藝術的一些特點。所描繪的題材大都是生活場面和神話故事。畫面氣氛安逸閒靜,人物動作簡單,內容大部反映家庭生活和死亡情節。所描繪的物件有:人物、禽獸、花鳥、魚蟲、樹木。巖畫中的人物形象高大,有的高達3米,畫面上有的部分塗上顏色,有的部分是白底,但整個畫面十分協調。辛巴威巖畫也有構圖簡單的,人的體態細長,往往只勾畫出一個墨黑的身影。另一種人物戴項圈、繫腰帶等飾物。在馬託波山的許多巖洞和維多利亞瀑布附近的一些洞窟巖畫,大都具有上述特點。在馬託波山裡,還發現了一些描繪哀悼首領儀式、站在湖畔的英雄、呼風喚雨的神祗等巖畫。這些神話故事情節與班圖人的口頭傳說有一定的聯絡。尚比亞圖案式巖畫,同沙巴地區的巖畫風格極其相似。據說,這兩個地區的巖畫屬於同一時期。尚比亞東部近代巖畫的構圖多為梯形、長方形、彎月形和圓形。

奈米比亞(西南非洲)巖畫

多半分佈在花崗石的山洞裡。其中有最著名的是在布蘭德山發現的《白婦人》,也有人認為畫的是黑人男子。因為當時巖畫著色比較隨便,有些作品畫的雖是黑人,但臉龐都是白色的。這一地區巖畫分佈很廣,甚至在荒無人煙的沙漠地區,還發現了形象生動的長頸鹿巖畫。

雕刻

雕刻藝術在非洲有著悠久的歷史。1931年在奈及利亞的扎里亞賈巴人居住的諾克村發現過一些赤陶頭像及其殘片,有些頭像是原大的,頭髮上還有裝飾品,除了面部的刻畫有些概念化之外,頭髮、鬍鬚、刺花的細節表現得相當精緻。根據這些頭像的形象,可以確定表現的是典型的非洲黑人。1949年,英國考古學家B.法格在離諾克約 140公里的傑馬又發現了一件精緻的赤陶頭像。柔和的橢圓形臉龐,線條鮮明的鼻子和嘴脣,細緻的髮式,表明作者的技巧是成熟的。諾克村一帶發現的人物雕刻,造型各異,有的還戴有手鐲、腳鐲、腹帶、帽子等飾物,有的雕像還飾有錫制的串珠項圈或者帶著有柄的石斧。一些動物雕刻也很精巧,尤其是猴子的坐像情趣盎然。這些古代黑人的作品,較早的是在公元前700年,而較晚的是約在400年創作的,被稱為諾克雕刻。

來自北方和東方的移民使古老的奈及利亞從中世紀開始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約魯巴諸國,如伊費王國,早在歐洲人在非洲販賣奴隸之前就形成了。伊費雕刻在13世紀前後就已經相當發展。從出土的大量雕刻作品來分析,可以看出當時伊費雕刻家眾多,已能利用失蠟法鑄造出優美的雕刻品。這些作品大多數是以寫實手法創作出來的,基本上是表現當時居民的日常生活、宮廷生活和宗教風俗的。雖然有些頭像上雕有表現刺花的縱紋,但是並沒有妨礙形象的完整和鮮明。1910~1912年間,發掘出伊費的首批頭像及其殘片。1930年起又重新進行發掘。在這些出土的作品中,伊費國王青銅頭像、赤陶頭像和祭祀器皿最為著稱。

曾經對奈及利亞南部有過很大影響的貝南王國,雕刻也很精湛,可與同時期的歐洲雕刻媲美。貝南王國在13世紀從伊費獲得青銅鑄造術之後,就在貝南城建造了鑄銅作坊,貝南青銅雕刻是宮廷藝術,大部分作品珍藏在奧巴(國王)的宮殿裡,於1897年英國殖民者侵入貝南時被焚燬或被掠走。貝南青銅頭像多半是表現奧巴、母后、公主或達官顯貴的。它們被放在祭壇上,用來祭祀祖先。有的頭像頂部插上整根的雕刻象牙,在象牙上刻有祭祀祖先的節日場面,這種表現形式是非洲雕刻獨具的特點。貝南青銅建築裝飾浮雕,也主要表現奧巴、陪臣、軍事首領、歐洲盟友及戰爭場面等,各種人物形象的社會地位和身分,可以從服裝、頭飾、掛珠等鑑別出來。浮雕上的人物腿短、腰粗、頭大,眼睛、鼻子、嘴的造型有些程式化。

非洲木雕是與崇拜祖先相聯絡的。人們認為,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存的另一種形式,因此他們無限崇拜死者。他們認為,死者會經常留在活人中間,並擁有超自然的力量,善良的祖先能夠懲罰罪犯;又認為,死者靈魂已離開身軀,需要有一個棲身之處。因此,作者在創作時不注重形似,而著重使雕像具有一種魅力。

雕像經常是用一塊木頭雕刻的。人體往往呈直立狀態,不表現動作或稍微表現一點動作,雙手對稱下垂,有的拿著東西,或抱著孩子。有的雕像點綴著貝殼、羽毛、動物牙齒、布片、獸皮,使他們具有一種稀奇古怪的樣子。加彭的巴科塔族、馬裡的班巴拉族、象牙海岸的塞努福族、扎伊爾的巴鬆格族的雕像和麵具,有的還用薄金屬片覆蓋著。在蘇丹、喀麥隆、奈及利亞,甚至用貝殼、串珠把雕像全部覆蓋上,以致使它們失掉雕刻的特點。

從雕刻風格上來看,西部和東部的雕像有顯著的區別。在西部,形象比較生動,富於想象力;而在東部,則比較單調死板。一些雕像具有寫實的特點,另一些雕像則象是一個立體的幾何形體。丹人(象牙海岸)、巴喬克維人(扎伊爾)、約魯巴人(奈及利亞)的雕像是寫實的,而巴科塔人(加彭)的作品則具有程式化的特點。巴科塔人雕像用一些小銅片覆蓋著,產生一種富麗堂皇的效果。它們用銅釘帽代替眼睛,有的不雕出嘴,鼻子是一個圓球果。

巴桑格人(扎伊爾)的面具不象巴科塔族雕像那樣程式化,卻與象牙海岸鮑勒人面具的寫實特點有些相似。古羅人面具是長圓臉、尖鼻子,並具有一種憂鬱感。芳人雕像與巴科塔人雕像相似。馬裡的多貢人、布吉納法索的博博人的雕像健美、豐滿,與古羅人和芳人雕像的多愁善感形成鮮明的對比。

巴瓦約人(扎伊爾)的木罐蓋子雕刻是富有情趣的。木罐蓋子上的小雕像都具有象徵意義。每個小雕像的主題都表現一種心情或願望。在日常生活中,巴瓦約人可以利用這種小雕像解決糾紛。妻子要想告誡一下頑固的丈夫,就把有雕像的蓋子蓋在她給丈夫送食物的罐子上。

父系社會的巴勒加部族居住在扎伊爾東部的赤道森林一帶。巴勒加人從前是勇敢的獵象者,他們用象牙和木頭雕制人像和麵具,作為姆瓦米教派成員的等級標誌。巴勒加人把這些作品看作是權力、尊嚴、永恆和活力的象徵。簡單的橢圓形象牙面具屬於最高的品級,這種面具的表情激昂緊張。較差的一種是同樣風格的木質面具。巴勒加人的木雕人像也有不同的標誌,它們常常象徵著某一特殊事件。孿生兒死了兄弟或姊妹,就把這種人像戴在頸上,相信它具有一種魔力,能夠保護自己。巴勒加人平時把雕像放在一個筐籃裡,每逢節日或舉行歌舞表演時,就把它塗成白色放在地上,或懸掛在敬神場所的祭壇上。他們有時還把這種雕像系在胳膊、額部、太陽穴或下頦處。

巴勒加人在雕刻時,往往採用點與圓的形式,這種形式體現青春和力量。人像的刻制較為粗糙,雕痕多呈角狀,但富有節奏感。四肢常用突起的鋸齒狀來表示。嘴的處理也較粗略。兩眼是用貝殼鑲嵌成的,或者用點或圓來代替。有的雕像繫著鬍鬚穗,頭頂裝飾著角狀物。雙臂高舉的乞求姿勢是表示向蒼天呼籲求救的。

熱帶非洲許多地區以裝飾木雕而出名。扎伊爾的裝飾雕刻種類繁多,包括人像木罐、大高腳杯,以及在樂器、斧柄、木床、桌椅、牆板上刻制的裝飾木雕。象牙海岸的煙管、安哥拉的木椅,以及喀麥隆的顏料盒上都有雕刻圖案,這種圖案多為古代花紋,其題材以編織花紋為主,間有動物題材,植物題材則少見。

熱帶非洲雕刻家的創作原則,是在非洲各族宇宙觀的影響下形成的,這種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形象思維體系,他們確信自己的才能、自己的觀察,以及自己對形式感的深刻理解。在他們的作品中,有一種感人甚深的純樸、稚拙,同時又具有莊嚴肅穆之感。

雖然在熱帶非洲雕刻藝術中,不能感覺到西歐古典雕塑藝術中具有的那種“血液在血管裡流動”的特點,但是能夠看到造型別致、獨特、激動人心的藝術形象。

經過非洲雕刻家的創作,真實的物件完全變形,而形成與原來的生理結構完全不同的雕刻形象。這種出乎意料的變形形象並不是臆造出來的,而是許多代人的藝術視覺的共同概念的反映。這種雕刻的獨特的程式化與現代西歐的抽象雕刻完全不同。非洲木雕也有一些寫實的作品。

不管非洲黑人雕刻家屬於哪個部族,創作哪一種雕刻,他們的作品都顯示出大膽的創造精神、強烈的節奏感以及新穎的構思。

參考書目

GeorgesBalandierandJacquesMaquet,Dictionɑry ofBlɑck Africɑn Civilizɑtion,Leon Amiel Publisher, New York.

FrankWillett, AfricɑnArt ɑn Introduction,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