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國立列寧圖書館

[拼音]:Rong Hong

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號純甫,字達萌,廣東香山南屏鎮(今屬珠海市)人。1935年在澳門附讀於德人英藉傳教士郭施拉的夫人創設之女學,1841年起就學於澳門和香港R.馬禮遜學校。1847年隨該校校長美藉傳教士S.R.布朗赴美留學,入馬薩諸塞孟鬆學校,1950年考入耶魯大學,1854年畢業,為中國最早留美的大學畢業生。

容閎於1854年11月離美返國, 曾在廣州補習漢文,後赴香港習為律師。1856年到上海,先後在海關翻譯處、寶順洋行任職。1860年隨美教士 2人至天京(今南京)訪問,會見太平天國幹王洪仁玕,提出七條新政建議,特別著重學校教育,建議設立武備學校、海軍學校,頒定各級學校制度,並設立各種實業學校,這些建議並沒有被採納施行,因此仍返回上海。1863年由張斯桂、李善蘭等介紹,赴安慶晤曾國藩,接受籌辦機器總廠,出洋購買機器的任務。1865年容閎將在美國購辦的機器運回,在上海高昌廟設廠,命名為江南製造總局。容閎並建議在製造局附設兵工學校,以培養本國工程技術人才。

容閎關心祖國的命運,特別注重教育事業。1868年草擬條陳四項,大意謂:中國宜組織純為華股的合資汽船公司,選派穎秀青少年赴美留學,採用新法開採礦產,禁止教會干涉人民訴訟。這四項中尤以第二項教育計劃為最重要。此項條陳由江蘇巡撫丁日昌轉致軍機大臣文祥,後因故暫被擱置。1870年容閎又向曾國藩、丁日昌重提派遣留學生赴美的教育計劃,他特別強調選派幼童出國留學的目的在為國家儲備建設人才。派遣的方法是,預定學額 120人,分四批, 按年遞派,每年派送 30人,留學期限15年,學生年齡以12~14歲為度。這項計劃由曾國藩、李鴻章於1871年專案會奏,後經清廷批准,設留學事務所。由容閎、陳蘭彬共同負責辦理派遣學生和留美學生監督事務。第一批學生於1872年出國,第四批學生按計劃於 1875年放洋。 1875年後吳子登繼任留學生監督,認為“外洋風俗,流弊多端,各學生腹少儒書,德性未堅,尚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惡習,即使竭力整頓,亦覺防範難周”,乃與陳蘭彬等奏請撤回出洋肄業留學幼童,這批早期留學生遂於1881年被全部召回,留學教育計劃中途夭折。

1898年戊戌變法時容閎在北京多方贊助維新活動,政變後潛赴上海。託跡租界,1900年在上海蔘加唐才常等組織的自立會(亦稱“中國國會”)被推為會長,因清政府指名通緝,逃往香港,後又赴臺灣遊歷,在香港時曾參與興中會在港人士的革命活動。1902年冬赴美終老。在美時容閎積極擁護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多方支援革命運動。1912年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特函容閎,歡迎歸國任職。1912年病逝美國。著作有《西學東漸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