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

[拼音]:daqi

[英文]:atmosphere

包圍地球的空氣總體。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條件之一。大氣不僅隨地球而轉動,而且相對於地殼,又有複雜的運動。大氣是以氧、氮為主的多成分混合氣體,地表附近密度最大,接近地表的乾燥空氣,在標準狀況下每升重1.293克。海平面平均氣壓約1013百帕。大氣的密度和氣壓均隨高度的增加按指數律減小。大氣總質量約5.3×1018千克,約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大氣總質量的99.9%集中在48公里以下,約在距地表一個地球半徑以外的高空,逐漸向星際空間過渡(見彩圖)。大氣圈的上界是磁層頂。磁層頂的高度:向太陽的一側低於背太陽的一側,太陽活動期低於太陽寧靜期。一般,人們將向太陽一側的磁層頂高度(距地球中心約10個地球半徑)作為大氣上界的高度,它距地面約 57600公里。由於地球表面的性質不同(如海、陸、植被等),大氣的成分、物理性質和運動狀態都存在著地區性的差異,但鉛直方向的變化比水平方向的變化要大得多。

地球大氣經歷了一系列複雜的演化過程,才形成了現在這種大氣組成、層次結構和物理屬性(見地球大氣演化)。

大氣成分

大氣中除了氧、氮等氣體外,還懸浮著水滴(如雲滴、霧滴)、冰晶和固體微粒(如塵埃、孢子、花粉等)。大氣中的懸浮物常稱為氣溶膠質粒。沒有水汽和懸浮物的空氣,稱幹潔空氣。大約在85公里以下的大氣層,對流、湍流盛行,大氣湍流擴散作用遠大於分子擴散作用,這層大氣的組分比例相同,稱勻和層(曾稱均質層)。勻和層內幹潔空氣的平均分子量約28.96。約110公里以上的大氣層,分子擴散作用超過湍流擴散作用,稱非勻和層(曾稱非均質層),這層大氣的組分經重力分離後,輕的在上、重的在下,幹潔空氣的平均分子量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85~110公里是從湍流混合為主過渡到分子擴散為主的過渡帶,稱湍流層頂。湍流層頂附近湍流擴散和分子擴散具有同樣重要性,大氣成分具有從勻和層向非勻和層過渡的特點。

勻和層大氣成分

基本不變的氣體成分

主要成分氮、氧、氬佔大氣總體積的99.96%。 其餘氣體均是微量(見表)。在85公里以下,氮、氧等主要氣體各自所佔的體積比在各高度上基本相同。

可變的氣體成分

主要有二氣化碳、水汽、臭氧等。這些氣體含量雖少,它們對大氣物理狀況的影響卻很大。

(1)二氧化碳。在11~20公里以下,二氧化碳的分佈比較均勻,相對含量基本不變。由於工業的發展、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燃量的增加、森林覆蓋面積的減少,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有增加的趨勢(見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例如,1890年二氧化碳的含量為0.0296%(體積比),1978年已增至0.0332%(體積比)。二氧化碳吸收太陽輻射少,但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併發出長波輻射,從而影響大氣的溫度(見溫室效應)。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已引起廣泛的重視。

(2)臭氧。主要分佈在10~50公里之間,尤其集中在20~30公里範圍內, 那裡的臭氧濃度常超過1×10-6體積比)。大氣低層的臭氧含量少,典型濃度是(0.005~0.05)×10-6(空氣未汙染時的體積比)至0.5×10-6(空氣受汙染時的體積比)。高空的臭氧主要由光化作用形成,低空的臭氧一部分由閃電或有機物氧化產生,另一部分從高空輸來。大氣中的臭氧總量很少,對橫截面積為1平方釐米的整個鉛直大氣柱中的臭氧,折算到標準狀態(氣壓1013.25百帕,溫度273K),臭氧的總累積厚度平均約有0.3釐米。 臭氧總量的分佈隨緯度和時間而異。臭氧強烈吸收太陽紫外輻射(2000~3200埃,3200~3600埃),使平流層大氣的溫度較快地隨高度增加,也使地面生物免受過量紫外輻射的傷害(見大氣臭氧層)。

(3)水汽。大氣中水汽的含量,隨時間、地點變化很大。沙漠或極地上空的水汽極少,熱帶洋麵上的水汽含量可多達4%(體積比)。在鉛直方向,水汽含量一般隨高度增加而減少(圖1)。在大氣溫度變化的範圍內水汽可發生相變,產生雲霧雨雪。水汽在太陽輻射的近紅外和紅外區域,特別對地球長波輻射區域,有較強的吸收帶(見大氣吸收光譜)。

(4)其他成分。隨著工業的發展和化石燃料耗量的增多,汙染性氣體(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硫化氫、氨、一氧化碳等)將日漸增多(見大氣微量氣體)。

氣溶膠質粒

勻和層內除氣體成分外,懸浮著大量氣溶膠質粒,其含量和分佈隨時間、地點、天氣條件而變。大氣氣溶膠質粒的總濃度一般是低空多、高空少,陸地多、海上少,城市多、鄉村少。它們使能見度變壞,影響輻射傳輸,有的能起凝結核的作用。

非勻和層大氣成分

110公里以上的大氣,各成分的鉛直分佈是按分子量(或原子量)的大小由下而上排列的。由此高度向上,原子氧逐漸增加,再向上依次為原子氧層、原子氦層(距地表1000~2400公里)和原子氫層(2400公里以上)。

大氣分層

整個大氣圈,根據溫度變化、電離狀態和化學反應等特徵隨高度分佈的不同,可分成若干層次(圖2)。

按熱力性質分層

根據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分佈特點,大氣圈由地面向上可分成對流層、平流層、中層、熱層。在熱層之上,中性分子有向星際空間逃逸的現象,常稱為外逸層。

對流層

位於大氣圈最下部的層次,其底與地面相接。對流層厚度在赤道約17~18公里,在中緯度平均約12公里,在極地約 8公里。赤道地區由於熱力對流強烈對流層較厚。對流層內的溫度一般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其遞減率平均約每公里 6.5℃。這是由於太陽輻射主要加熱地面,地面的熱量通過傳導、對流、湍流、輻射等方式再傳遞給大氣,因而接近地面的大氣溫度較高,遠離地面的大氣溫度較低。對流層中湍流、對流從不停止,大多數的雲和天氣系統均在這一層。對流層同平流層之間的過渡區,厚度約幾百米至一兩公里,稱對流層頂。對流層頂附近溫度遞減率發生突變,或隨高度增加溫度降低的程度變小,或隨高度增加溫度保持不變,或隨高度增加溫度稍有增高。在極地和赤道之間對流層頂不連續,在緯度約30°~45°之間常有復對流層頂。

平流層

從對流層頂至約50公里高度的大氣層。平流層內,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增高,下半部溫度隨高度增高得少,上半部則增高得多。這種溫度隨高度而增加的特徵,主要是大氣臭氧對紫外輻射的吸收形成的。平流層內空氣大多作水平運動,對流十分微弱。大氣汙染物進入平流層後,能長期存在,如在20公里高度上曾發現有硫酸鹽層。在高緯度地區,冬季在20~30公里高度上有珠母雲(又稱貝母雲)。平流層頂位於離地面50~55公里處,那裡的溫度約達271K。

中層

從平流層頂至85公里左右的大氣層。在中層,一則由於臭氧已稀少,二則由於氮、氧等氣體所能直接吸收的波長更短的太陽輻射,大部分已被上層大氣吸收,層內溫度類似於對流層的情況,隨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遞減。中層有相當強烈的鉛直對流。中層頂距地表80~85公里。該處年平均溫度約190K,有時出現夜光雲。

熱層

從中層頂至250公里(太陽寧靜期)或500公里左右(太陽活動期)的大氣層。熱層大氣由直接吸收太陽輻射而獲得能量,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增高。在太陽寧靜期的夜裡,溫度約為500K左右;在太陽活動期的白天,溫度可達2000K左右。溫度不隨高度的增加而增高的起始高度稱熱層頂,在太陽寧靜期此高度約為250公里,在太陽活動期此高度可增至500公里左右。

外逸層

一般指距地表 500公里以上的大氣區域。外逸層大氣十分稀薄。大氣粒子很少互相碰撞,中性粒子基本上按拋物線軌跡運動,有些速度較大的中性粒子,能克服地球引力而逸入星際空間。

按電磁特性分層

根據大氣的電離特性,大氣圈可分成中性層、電離層和磁層。

中性層

指自地表至60公里左右的大氣層。中性層大氣有時雖然區域性可有較多的帶電粒子(如雷暴時),但一般情況下帶電粒子少,主要由中性氣體組成。

電離層

指自60公里到500或1000公里的大氣層,系由較多氣體分子吸收了太陽X 射線和紫外輻射電離而成。習慣上按電子密度的大小,常把電離層自下而上分成D層(60~90公里)、E層(90~140公里)、F層(140~500或1000公里)。 各層的高度、厚度和電子密度隨晝夜、季節、太陽活動而變化。1000公里以上,也存在電子和離子,但數密度已很小,分佈也極不均勻。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對電波通訊很重要。

磁層

地球磁層始於地表以上500~1000公里處,向空間延伸到磁層邊緣。太陽風動能密度和地磁場能密度相平衡的曲面,就是地球磁層的邊界,稱磁層頂。朝太陽一側的磁層頂離地心約8~11個地球半徑,太陽激烈活動時,被突然增強的太陽風壓縮到5~7個地球半徑。背太陽一側,因太陽風不能對地磁場施以任何有效的壓力,磁層在空間可以延伸到幾百個甚至一千個地球半徑以外,形成一個磁尾。磁尾中,兩側磁力線突然改變方向的介面,稱為中性片(圖3)。磁層頂即作為地球大氣的上界。

此外,距地表約20~110公里(也有主張由對流層頂至195公里左右)的大氣層,由於太陽紫外輻射能使大氣分子產生光分解或光電離等作用,被分解或電離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又能互相發生化學反應,因此,這層大氣稱光化層。

參考書目

W.W.Vaughan,L.L.DeVries,eds,The Earth's Atmo-sphere,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ew York,1972. H.D.Holland,The Chemistry of the Atmosphere andOceans,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78.

J. M. 華萊士、P. V. 霍布斯著,王鵬飛等譯:《大氣科學概觀》,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81。(J.M.Wallace,P.V.Hobbs, Atmospheric Science: An Introductory Survey,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7.)

參考文章

為什麼月亮上沒有大氣?天文天體大氣層潮汐AtmosphericTide地球科學地球上大氣的組成和分層地球科學國際單位制中壓力的單位是什麼?它是如何定義的?它與工程大氣壓如何換算?自動化大氣圈環保百科如何應對大氣複合型汙染?環保百科大氣汙染監測環保百科大氣與疾病環保百科何謂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環保百科我國燃煤鍋爐在大氣汙染中的脫硫除塵技術詳解廢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