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
[拼音]:shehui xueke jiaoxue xinlixue
[英文]:psychology of teaching of social disciplines
研究學生在社會學科(政治、歷史、地理等)教學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規律以及學科內容、教學方法與學生心理髮展相互關係的學科教學心理學分支。其目的是為提高社會學科的教學質量,併為社會學科的設計課程制訂教學目的、編排教學內容和選擇教學方法等提供心理學依據。
學科範圍
社會學科又名人文學科,在學科分類上是與自然學科相對應、以社會現象為研究物件的學科。社會學科是一個含義不十分精確的概念,它的內涵因時代不同、國家或社會性質不同而有所變化。根據一般的理解,廣義的社會學科包括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人口學、歷史、地理和法學等等。狹義的社會學科是指中、小學課程中的政治、歷史、地理和法律常識等等。這裡所說的社會學科,就是這些學科的總稱。這些學科雖說都是獨立地從不同側面研究社會現象的,但其教學中所涉及的心理學問題卻有很多共同之處。培養學生的品德是社會學科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兒童和青少年時代是人的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期。社會學科的教學對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作用。人的早期經歷,一般說來,印象較深、影響較大。而在這一年齡階段,人的知識、經驗不足,辨別是非的能力也差。所以,他們所接觸的事物對其世界觀的形成,有的會起積極作用,有的也可能產生消極影響。通過社會學科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複雜的社會現象的識別能力,消除或最大限度地減少不良社會現象對其產生的消極影響。當然,更重要的還是使他們理解社會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自己在社會上所處的地位。在這一方面,不同的社會學科的教學各有側重地發揮著自己的作用。政治課的教學不能侷限於傳授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品質,促進其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形成。歷史課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地理課的教學,能使學生了解本國與外國的自然和社會的狀況以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這些都有助於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精神。法律知識課的教學,不僅能使學生了解個人與社會的權利義務關係,瞭解個人行為的社會含義,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而且有助於國家法制的推行和精神文明的建設。
教材編排的心理學依據
社會學科教材的確定,一方面根據國家、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學生心理髮展的水平。社會學科的內容比較抽象,如國家、階級、民族、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等基本概念,非幼小的兒童所能瞭解;上古、世紀,南極、赤道等時間和空間概念,也非他們所能接受。為了使教學能收到好的效果,應注意以下幾點:
(1)課程的設定應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由跨學科的“綜合”課逐漸分化為各門學科。如由“社會”分化為政治、歷史和地理等課;歷史課再分化為中國史和外國史等等。在綜合課階段,教材可採用“中心單元”的形式來編制。這樣的教學內容,由於它體現在一個具體的活動內,就容易為幼小的學生所接受。
(2)根據學生心理髮展水平、生活經驗及已有的知識來確定教學的內容。如在引入“階級”這一概念前,學生應初步瞭解封建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農業與工業生產的基本情況及生產關係。同樣,在學生不知道地球形狀及其運轉時,當然也很難掌握“南極”、“赤道”這些概念。
(3)在社會學科教材的編排上,邏輯順序和心理順序哪一種好,是長期以來存在的一個問題。它在歷史和地理教材的編排上表現特別明顯、突出。如中國史是從“盤古開天地”講起呢還是從現代史講起?地理是從地球講起呢還是從本地的自然和社會環境講起?這兩種編排法都有其心理學的根據。前者按事物發展的自然順序,合乎科學,容易教,容易學(前提是符合學生心理髮展的水平);後者依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心理髮展水平,他們學起來感到親切、有趣,且容易聯絡實際和應用。在中、小學社會學科的課程安排採用“大迴圈”制的情況下,第一次學習時,教材的編排可採用心理順序;以後可採用邏輯順序。二者結合起來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的心理學分析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社會學科的教學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習動機,引起學習興趣。在學校課程中,社會學科在學生心目中遠沒有語文、外語、數學、物理等學科重要。假若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就不願付出足夠的精力和時間來學習。所以,社會學科的教學必須千方百計地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態度。
(2)創造觀察機會,積極引導觀察。社會學科的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又多缺乏相應的感性認識,為了讓他們更好地領會教材,教學時就應充分利用直觀。除課堂上運用直觀材料外,還要適當地組織一些活動,如進行社會調查(或訪問),參觀名勝古蹟(或歷史博物館),遠足或假想旅行等等。為了使這些活動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對學生的觀察應積極地引導,使觀察能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和有重點地進行。不然,參觀就可能成為看稀奇的東西,遠足也只限於遊山玩水。良好的觀察不但可以使學生獲得相應的感性認識,而且能激發其求知慾和促進其觀察力的進一步發展。
(3)表象的形成與想象的運用。學生觀察後在頭腦中所留下的那些事物的形象──表象,是他們學習社會學科所不可缺少的。課堂上對直觀材料的觀察以及參觀、遠足等活動的作用都不僅限於當時,它所形成的表象能在以後長時間發揮作用。由表象加工、改組所構成的新的形象──想象。更是學習社會學科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對漫長的過去和遙遠的地域的認識,沒有想象的參與是不可能的。在運用歷史故事、假想旅行和解圖繪圖等形式進行教學時,更需要學生想象的支援。學生的表象和想象是否生動、豐富,則直接制約於他們的生活經驗和教學中直觀原則的運用。
(4)思維的整合作用。學生學習社會學科,不只需要觀察、記憶和想象,還需要思維活動的積極參與。社會現象的產生和變化、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以及地理因素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等等,不通過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具體化等一系列思維過程是不能理解的。思維具有整合作用,是掌握社會學科知識的中心環節。它把感性認識推向更高水平──理性認識,從而真正掌握所學知識。
(5)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根據教材的性質和學生的能力,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現實社會的感性認識,是提高社會學科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教學性質與質量考查
從學生掌握知識的角度來說,社會學科教學具有認知性質,從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的角度來說,它又具有情感性質,二者是緊密聯絡的,即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品德也得到了陶冶。關於社會學科教學質量的考查,一般都只注意認知方面而忽視情感方面。B.布魯姆認為,情感方面學習成果的考查標準可分以下5級:第1級,學生對於教學中伴有情緒色彩的刺激是注意的、敏感的。他們不是迴避而是願意接受這樣的刺激。或者說,學習已經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並願意學下去。第2級,這種新的刺激或經驗,已能或多或少地影響學生的驅力。他們自願地、主動地採取新的行動方針,並從中嚐到一些甜頭。第3級,從學生的表現,說明他們已認識到所學東西的價值,而且堅信某些標準、觀念比另外一些好。第4級,學生能把他們所重視的一些事物彼此聯絡起來,並以好壞確定其等級,從而產生一種價值“體系”感。第5級,學生能一貫地按照他已形成的價值體系行事。他們已把這些觀點、信念、態度等結合起來形成了他們的世界觀。一般認為,這些標準基本概括了情感方面的主要內容,用這些標準來衡量社會學科教學總的成果,是具有一定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