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瘤菌科

[拼音]:Xu Guangqi

中國明末傑出的科學家。字子先,號元扈,上海人。生於嘉靖四十一年三月二十日(公元1562年4月24日),卒於崇禎六年十月七日(公元1633年11月24日)。他在天文學、數學和農學方面都有重要貢獻,是介紹和吸收歐洲科學知識的積極推動者。他從青年時代起,就注意農桑水利技術和各種實用知識。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在南京遇義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為利瑪竇介紹的歐洲科學知識所吸引。萬曆三十一年入天主教。萬曆三十二年中進士後,任職翰林院。他摒棄八股章句,與利瑪竇等耶穌會士密切交往,學習西方的天文、數學、水利等技術知識。萬曆三十五年他和利瑪竇合譯的《幾何原本》付印。同年,又合譯《測量法義》。萬曆三十九年和義大利人熊三拔合譯《簡平儀說》,萬曆四十年合譯《泰西水法》。晚年他領導了一次重大的改歷活動。臨終前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明初以來使用的《大統歷》,由於二百多年的誤差積累,差錯屢次發生。萬曆三十八年十一月壬寅朔(公元1610年12月15日)日食,欽天監預報錯誤顯著。當時徐光啟按歐洲方法做的預報則比較準確,由此博得巨大的名聲。後來人們多次提出改歷建議,推舉他參與或負責此項工作。崇禎二年五月酉朔(公元1629年6月21日)日食,欽天監推算錯誤。崇禎皇帝接受禮部建議,授權他組織歷局,進行改歷。他堅決主張參用西法,提出“欲求超勝,必須會通;會通之前,必須翻譯”的方針。歷局先後聘請耶穌會士鄧玉函、羅雅谷、湯若望參與工作,編譯成46種137卷的《崇禎曆書》,其中包括歐洲古典天文學的理論、儀器、計算和測量方法、基礎數學知識以及天文表的編算使用方法等。同時,歷局進行了許多天文教育和介紹歐洲天文學知識的工作。引進了歐洲式的象限儀和紀限儀等古典儀器,以及望遠鏡。安排了星表測定、日月食觀測和五星位置觀測等觀測計劃。歷局根據第谷星表和中國傳統星表,編測了使用歐洲度量單位的星表,後來成為清代星表的基礎。

徐光啟改歷未完便逝世了,後由他人繼續完成。但《崇禎曆書》中有105卷是他定稿的,其他草稿一部分也經過他審改。

徐光啟在數學方面有譯、著多種。《幾何原本》的翻譯不但介紹了新的幾何學知識,而且引進了一種嚴格論證的邏輯方法和數學思想,對中國數學的發展很有影響。他還編輯了《農政全書》,這是一部重要的農學著作。徐光啟的工作使中國開始接受歐洲科學知識,對中國的科學特別是天文學和數學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但他過分依賴耶穌會士,對歐洲各種古典學說缺乏分析,有盲目肯定一切的傾向。《崇禎曆書》中的一些缺點也與此有關。

參考書目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室編:《徐光啟紀念論文集》,中華書局,北京,1963。

徐光啟撰,王重民輯校:《徐光啟集》,中華書局,上海,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