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

[拼音]:qianhai chenji

[英文]:shallow water sediment

水深大致為20~200米範圍內的海底沉積,主要分佈在大陸架區,也稱陸架沉積。淺海沉積物主要來自大陸,但在一些低緯度海區和外陸架,也可見到自生的碳酸鹽沉積和生物沉積。

型別

淺海沉積物主要由陸源碎屑組成,根據粒徑大小及級配狀況可劃分為礫石、砂、粉砂、泥或粘土等主要型別。美籍加拿大海洋地質學家K.O.埃默裡按成因將淺海沉積物劃分為以下5種類型:

(1)陸源沉積物。大陸岩石風化和侵蝕的產物,被河流、風、冰川等搬運。入海的沉積物,如礫石、砂、粉砂等。

(2)殘留沉積物。較早時期形成而殘留於現今海底的沉積物,其形成與冰後期的海侵有關。殘留沉積所顯示的早期沉積環境(如濱岸、陸上環境)與目前所處的淺海環境截然不同。

(3)自生成因的沉積物。從海水中沉澱,通過化學作用而形成的沉積物,如海綠石、磷酸鹽等。

(4)生物成因的沉積物。主要來源於生物體,大部分由鈣質物質組成。

(5)殘餘沉積物。指下伏岩層遭受風化而就地形成的沉積物。

埃默裡認為,現代陸架面積的70%,被殘留沉積物所覆蓋。有的學者則對殘留沉積物的概念提出了修正,將受到改造過的殘留沉積物,另稱為變餘沉積物。

分佈

物質來源狀況和搬運方式對陸架沉積物的分佈有重要影響。在陸源物質十分豐富的開闊陸架上,主要為粉砂質泥。由於受海流,特別是沿岸流的影響,陸源物質的強沉積區多半侷限在一定範圍內(如離岸幾十海里的範圍內)。如果陸架狹窄,整個陸架區往往被現代陸源物質所覆蓋。若陸架寬闊,現代陸源物質尚不足以覆蓋整個陸架區,則殘留沉積物可直接出露於海底。

砂質沉積是淺海陸架上最常見的沉積型別,主要分佈在平坦而開闊的陸架上和海底淺灘、海灣入口處及其外側附近。

泥質沉積主要來源於河流的懸移質,多分佈在大河口外面、半封閉海灣內、開闊陸架的低凹部分及有大河注入的內陸架上。

礫石沉積主要見於海峽內、岩石岬角外面以及基岩裸露的海底附近。

碳酸鹽沉積主要分佈在陸源沉積速率較低和緯度較低的陸架上,如美國東南岸外、澳大利亞西北海區等。有少量碳酸鹽以“藻脊”形式出現在陸架邊緣,是由各種藻類及有孔蟲等生物遺體組成。

淺海沉積物的分佈常受區域性特點與緯度分帶的影響。如圖所示,陸源砂和粉砂廣佈於中緯度海域,在低緯度海域往往被鈣質生物沉積所代替,冰川搬運的物質主要出現在兩極地區。自高緯度海域至低緯度海域,隨著化學風化的增強,沉積物中長石的含量減少,石英的含量增多。自生成因的沉積物多出現在上升流地帶的陸架外緣(主要在大洋東緣)。

影響因素

影響淺海沉積物形成和分佈的因素十分複雜。主要有:

(1)水動力條件,主要是波浪和水體的流動,是沉積物搬運的重要營力。

(2)物質來源狀況,陸源物質可通過河流、冰川、海岸侵蝕等途徑輸入淺海區。

(3)生物作用,生物骨骼與遺殼參與沉積物的組成;生物體對沉積物的擾動,形成一些特殊的結構與構造。

(4)化學作用,特別是在海水與淡水的混合區,對細粒物質的沉積起主導作用,而在一些低緯度海域,可與生物作用一起形成碳酸鹽等沉積。

(5)陸架的輪廓、寬度與海底地形要素。

(6)海平面變動過程。

(7)氣候的影響,可形成沉積物的緯度分帶(見海洋沉積)。

中國海域的淺海沉積

瀕臨中國大陸的各海域具有廣闊的淺海陸架區。上述陸架沉積的各種成因型別在中國陸架海均有所反映。根據沉積物的大尺度分佈狀況,並考慮到古地理變遷,可把中國陸架沉積劃分為兩個形成時期和成因各不相同的型別:

(1)由河流搬運入海的現代細粒碎屑物質;

(2)殘留沉積。在東海陸架,由長江等河流搬運入海的細粒物質主要分佈在內陸架區,大致以水深50~60米等深淺為界,其外直到陸架邊緣為廣佈的殘留沉積。這兩種沉積型別構成了東海陸架沉積的基本格局,這種狀況可一直延伸到南海陸架,只是這兩類沉積的分佈面積比例隨著陸架寬度的變化而有所差異。有時,在這兩類沉積之間存在它們的過渡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