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與合作
[拼音]:sanzhima
[英文]:Hipparion
分佈極為廣泛的一類已絕滅的馬。三趾馬是Hippa-rion屬的中譯名,自 1924年就在中國廣泛使用了,拉丁文學名是法國人克尼斯托爾於1832年創立的。隨著新材料的發現和研究的深入,現在人們認識到這是一個相當龐雜的類群,可能包括多個屬。廣義的三趾馬至少還包括北美的祖三趾馬(Cormohipparion)。新三趾馬 (Neo-hipparion)和矮三趾馬 (Nannippus)。舊大陸的三趾馬過去多認為都屬於狹義的三趾馬而分成若干亞屬,但有人認為它們也應該分成若干屬,例如長鼻三趾馬 (Pro-boscidipparion)、柱齒三趾馬(Stylohi-pparion)等。
三趾馬是馬科進化譜系樹中的一個旁支,並不是現生馬的直系祖先。體型上小的如驢,大者如馬。上頰齒有孤立的原尖和極多的窩內細褶,是三趾馬和一切其他馬類的區別。頭骨上的眶前窩在大多數種類中都很發育(現生馬沒有);前肢 3趾,中指顯著粗大於兩側指。三趾型前肢並不是三趾馬所特有。除始新世的原始四趾型馬類及中新世晚期向真馬過渡的單趾型別,如上新馬(Pliohippus)等,大部分化石馬類都是三趾型的(見圖)。
最早的三趾馬發現於北美中中新世,距今約1500萬年的地層中,在距今1200萬年前後,至少有一支通過白令陸橋進入舊大陸,曾經繁盛一時。這一時期的動物群就被叫做三趾馬動物群。
中國三趾馬化石豐富。1885年德國人E.科建立了第一個種,李氏三趾馬(H. richthofeni)。以後又記述了大量種。從晚中新世直至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初期(匼河),生活在中國的廣大區域內。(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