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學

[拼音]:redai yulin zhibei

[英文]:tropical rainforest vegetation

分佈在熱帶高溫潮溼氣候地區的常綠森林植被型別。熱帶雨林大部集中於南北緯10°之間的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盆地和東南亞,併成臂狀伸展至南、北緯10°~25°的地區,如印度和緬甸的西南沿海、澳大利亞東北海岸、馬達加斯加島東岸、加勒比海和中國的南部地區等亦可見到熱帶雨林發育。(見熱帶地理)

A.F.W.席姆佩爾曾扼要指出熱帶雨林的特徵是具有“常綠喜溼、高逾30米的喬木,富有厚莖的藤本、木質和草本的附生植物”。熱帶雨林擁有全球最豐富的植物種,其中70%為木本植物(高位芽植物)。熱帶雨林通常每英畝(合4047平方米)生長 40~100種喬木,形成優勢種分化不明顯(種多樣性極大)的混合雨林。但也有單優種群落出現,即上層喬木由少數樹種組成,如南美洲北部氾濫平原上的毛拉豆(Mora)雨林,在東南亞常成小片分佈的龍腦香 (Dipterocarpus)雨林等。喬木高大,個別型別可達40~60米,主幹挺直如圓柱狀,胸徑一般為50~60釐米,大者為100~200釐米。喬木通常分化為3層結構,上層多呈不連續狀,使雨林頂部起伏不平,樹幹基部普遍有板狀根發育。喬木中下層樹冠鬱閉,使林內光照急劇減弱,經常出現樹幹和老枝著生花果的莖花現象。雨林中喬木一般具有帶滴水葉尖(即尾狀突出的葉尖)的中型革質葉片,缺乏同步的生物節律(如老葉更新、花期終始等)。木質藤本植物莖粗20釐米以上,穿行於最高層樹木之間,如棕櫚科省藤屬(Calamus)的莖長可達 300米。大量附生的蕨類和有花植物為雨林重要特徵,它隨所在層位區域性小環境而有從溼生到旱生的各種生態型別,半附生的絞殺植物尤具特色。林下真正灌木較少。草本植物稀疏,多耐蔭溼生型別,有些屬於腐生或寄生植物。 (見彩圖)

熱帶雨林在最適狀況下每公頃的總植物量為 350~450噸,年總生產量每公頃120~150噸,但有 75%左右的有機產品當年被自身吸收消耗掉。其植物量(主要是木材)佔陸地總植物量40%,淨生產量則佔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雨林下土壤因風化淋溶強烈,肥力不高,植物直接從林下凋落物層藉助於真菌獲得營養成分,同時每天以每平方米 4.5~12.6克幹物質的速度補充落葉數量。因此,熱帶雨林是依靠迅速的營養物質生物迴圈維持自身龐大的生物量和很高的生產力。

中國雨林位於熱帶邊緣,受熱帶季風氣候限制,僅在區域性溼潤環境(如溝谷、山地)有小片分佈,並呈現出季節性特徵。優勢種類以具有龍腦香科的種類為標誌,並由桑科、大戟科、桃金娘科、梧桐科及棕櫚科等的種類組成。

熱帶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庫,也是碳素生物迴圈轉化和儲存的巨大活動庫。它的盛衰消長不僅是地表自然環境變遷的反映,而且直接影響全球環境、特別是人類生存條件。雨林的保護已成為當前最緊迫的生態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