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科
[拼音]:Afujiadeluo
[英文]:Amedeo Avogadro (1776~1856)
義大利化學家。1776年8月9日生於都靈,1856年7月9日卒於都靈。1792年入都靈大學學習法學,179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當律師。1800年起,開始研究物理學和數學。1806年任都靈大學講師。1809年任韋爾切利大學哲學教授。1820年任都靈大學數學和物理學教授,不久就被解聘,1834年他重新被聘任為都靈大學教授,直到1850年退休。1804年他被都靈科學院選為通訊院士,1819年當選院士。他還擔任過義大利度量衡學會會長,由於他的努力,使公制在義大利得到推廣。
阿伏伽德羅的重大貢獻,是他在1811年提出了一種分子假說:“同體積的氣體,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時,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現在把這一假說稱為阿伏伽德羅定律。這一假說是根據J.-L.蓋-呂薩克在1809年發表的氣體化合體積定律加以發展而形成的。阿伏伽德羅在1811年的著作中寫道:“蓋-呂薩克在他的論文裡曾經說,氣體化合時,它們的體積成簡單的比例。如果所得的產物也是氣體的話,其體積也是簡單的比例。這說明了在這些體積中所作用的分子數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必須承認,氣體物質化合時,它們的分子數目是基本相同的。”阿伏伽德羅還反對當時流行的氣體分子由單原子構成的觀點,認為氮氣、氧氣、氫氣都是由兩個原子組成的氣體分子。
當時,化學界的權威瑞典化學家J.J.貝採利烏斯的電化學學說很盛行,在化學理論中占主導地位。電化學學說認為同種原子是不可能結合在一起的。因此,英、法、德國的科學家都不接受阿伏伽德羅的假說。一直到1860年,歐洲100多位化學家在德國的卡爾斯魯厄舉行學術討論會,會上S.坎尼扎羅散發了一篇短文《化學哲學教程概要》,才重新提起阿伏伽德羅假說。這篇短文引起了J.L.邁爾的注意,他在1864年出版了《近代化學理論》一書,許多科學家從這本書裡瞭解並接受了阿伏伽德羅假說。現在,阿伏伽德羅定律已為全世界科學家所公認。阿伏伽德羅數是 1摩爾物質所含的分子數,其數值是 6.0221367×1023,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的基本常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