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膠
[拼音]:Jianada
[英文]:Canada
北美洲北部國家。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濱北冰洋,東北隔巴芬灣與格陵蘭島相望,海岸線長2萬多公里。西北與美國阿拉斯加州接壤,南與美國本土毗鄰,陸界線長8892公里。面積997.61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人口2515萬(1984)。全國分為10個省和2個地區。首都渥太華。
自然地理
地形
國土的主體是波狀起伏的低高原和平原低地,海拔不足500米的地區約佔國土總面積51%,500~1000米約佔28%。山地主要分佈在周緣,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約佔國土總面積21%,其中西部是高大連續的年輕褶皺山脈,東南邊緣以及北極群島的北緣和東北緣為久經侵蝕的古老山地。第四紀冰期時,全境幾乎全為冰川覆蓋,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響,冰蝕和冰磧地貌廣佈。
全國分為6個地形區。中、東部是勞倫琴低高原,面積約佔全國的一半,略呈馬蹄形,環繞哈得孫灣分佈。地質古老,以加拿大地盾為構造基礎,由前寒武紀花崗岩、片麻岩等組成,經長期侵蝕,起伏平緩,海拔一般介於200~450米間,相對高差僅30~60米。哈得孫灣南岸系冰期後出露海面的低地,海拔不足200米。低高原邊緣地勢較高,如東北邊緣的託恩蓋特山海拔1800米,東南邊緣的勞倫琴山海拔960米。 因地處第四紀大陸冰川中心,受到強烈的冰川侵蝕,土層瘠薄,基岩裸露,羊背石成群集聚,冰蝕湖星羅棋佈,南部分佈鼓丘、蛇丘等冰川地貌;加之氣候嚴寒,對農業生產限制極大。但地盾的古老岩層中金屬礦藏豐富,如鐵、鎳、鈷、金、銀、鉑、銅、鋅、鈾等,是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中部平原區介於勞倫琴低高原與落基山脈山麓之間,面積約佔全國18%。平原海拔高度由東向西漸增,東部為馬尼托巴低地(海拔在300米以下),向西是薩斯喀徹溫平原(海拔 600~750米)和艾伯塔平原(海拔900~1300米),南與美國西部大平原相連;向北伸展,寬度收縮,高度漸降,轉為馬更些低地,波弗特海沿岸三角洲地帶海拔僅 150米。冰川遺蹟遍地可見,以冰川堆積地貌為主。本區南部地面平坦,土壤肥沃,為加拿大最重要的農業區;石油、天然氣、煤和鉀鹽等的藏量在全國居突出地位。
大湖-聖勞倫斯低地位於勞倫琴低高原東南,其中大湖低地即安大略半島,位於休倫、伊利和安大略三湖之間,為一冰磧平原;由白雲岩和石灰岩兩種基岩構成的尼亞加拉崖,呈西北—東南走向斜貫平原,海拔約300米。聖勞倫斯低地沿同名河谷伸展, 最寬處僅150公里,由冰磧物和海相沉積組成,海拔不足200米。本區面積雖小,卻是加拿大人口最稠密、工農業生產最發達的地區。
阿巴拉契亞高地延伸於大西洋沿岸諸省,東北至紐芬蘭島,西南與美國阿巴拉契亞區連為一體,屬古生代褶皺帶。經長期外力侵蝕,地形上表現為一系列由前寒武紀花崗岩、石英岩和板岩等硬岩層組成的渾圓蝕餘山體和高地,海拔一般在600米以下。聖勞倫斯河口加斯佩半島上殘留部分褶皺山地,海拔可達1200米左右。冰川地貌分佈很廣。沿聖勞倫斯河谷東側的山麓地帶,有一條長達200多公里的蛇紋岩帶,蘊藏著世界最大的石棉礦體。本區大部分地面崎嶇多石,土壤貧瘠,農業用地面積較小。
西部是北美科迪勒拉山系的組成部分。南北伸展約1900公里,東西寬500~800公里。中生代末至新生代褶皺隆起,包括東、西兩列高大山帶和寬廣的山間高原。東部山帶以落基山脈為主體,高峻連綿,至少有30個山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僅克羅斯內斯特、基金霍斯和耶洛黑德等山口海拔較低,成為橫貫大陸的鐵路和公路交通要道。落基山脈西側的一系列平行山嶺,總稱哥倫比亞山地,其間為斷層地溝所分隔,以與落基山脈之間的落基山脈地溝規模最大,西部主要河流的上游均流經這裡。西部山帶以高大的花崗岩山體──海岸山脈為主體,南與伸入美國的喀斯喀特山脈相連,北接聖伊萊亞斯山脈,其中的洛根山海拔6062米,為加拿大第一高峰。沿海是夏洛特皇后群島、溫哥華島等組成的島山帶。山間高原部分北為育空高原,海拔750~900米,地面波狀起伏,並受河流切割;南為不列顛哥倫比亞高原,由兩塊深受切割的熔岩高原以及介於其間的花崗岩、褶皺沉積岩山塊組成,海拔600~1800米,由北向南遞增。加拿大科迪勒拉區系第四紀山地冰川中心,除育空高原外,地形普遍打上冰川作用的烙印。高山地區發育現代冰川,尤其是聖伊萊亞斯山區。本區崎嶇多山的地形特點,導致適宜農業生產的地區小而分散,主要限於河谷低地一帶。海岸山脈和哥倫比亞山地富鉛、鋅、鉬、銅等金屬礦,島山地帶有煤和鐵礦,育空高原有金、銀、石棉等。
北極群島屬大陸島,冰期後海面上升,與大陸分離,總面積約130萬平方公里。北部各島地勢較高,系古生代褶皺山區,通稱因努伊特山地。南部各島地質更為古老,系加拿大地盾的延伸,地勢西高東低,以高原和平原為主。本區自然條件嚴酷,尚未開發。
氣候
加拿大地處高緯,90%以上的國土在北緯50°~80°之間,西部科迪勒拉山系阻擋太平洋溫溼氣流東侵,大部分地區受冰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控制,氣候寒冷是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徵。
北極群島和北部沿岸地帶屬極地苔原氣候,約佔國土總面積1/4,常年盛行冰洋氣團。冬季嚴寒漫長,多強風,1月平均氣溫低於-18℃;夏季涼爽短促,7月平均氣溫不超過10℃。年降水量250毫米左右,以雪為主,地下有永凍層。因熱量不足,無霜期在60天以下,僅適宜地衣、苔蘚類植物生長。
極地苔原區以南,包括紐芬蘭島、勞倫琴低高原大部分、中部平原北部和育空高原等約佔國土總面積 1/2的地區,屬副極地大陸性氣候。冬季受高壓控制,並是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氣溫很低,其南界相當於1月-7℃等溫線,1947年2月在育空地區的斯納格記錄到-62.8℃的絕對最低氣溫;夏季為時不長,間有南方熱帶墨西哥灣氣團侵入,7月平均氣溫可達18℃。年降水量300~750毫米,自西向東、自北向南遞增,以夏雨為主,蒸發弱,相對溼度很大。水熱條件適宜針葉林生長,優勢樹種是黑雲杉和白雲杉,但農業生產仍受到極大限制。(見彩圖)
太平洋沿岸終年面迎溫溼西風,沿海有暖流經行,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涼,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7月則不超過16℃,無霜期長達250天以上;降水豐富,多地形雨和氣旋雨,年降水量達2000~3000毫米,季節分配比較均勻,秋冬較多,山地針葉林密佈。海岸山脈以東的山間高原,氣候的大陸性顯著增加,降水量驟減,自然景觀轉為草原,但兩側山地的冰雪融水可彌補農業灌溉用水的不足。落基山脈西坡,降水復又增加,被覆森林。
中部平原南部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草原廣佈。落基山脈的屏障作用使本區難受太平洋西風之惠,平坦的地形利於冷氣團南侵和暖氣團北上,形成冬寒夏熱、降水較少、天氣多變的氣候特點。1月平均氣溫0~-20℃,寒潮南侵時可降至-30℃以下,伴有暴風雪;春季常受翻越落基山脈後下沉的乾熱氣流即欽奴克風的影響,氣溫上升,積雪融化。7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遇南方熱帶氣團北上,氣溫可驟升至30℃以上,伴有塵暴。無霜期120天以上,可滿足單季作物熱量之需。年降水量250~500毫米,自西向東遞增,植被由短草轉為高草;降水變率很大,季節分配以夏雨為主,約75%的年降水量集中在作物生長季內,緩和了農業缺水的矛盾。
東南部大西洋沿岸地區和大湖-聖勞倫斯低地,屬溫帶大陸性溼潤氣候,植被為針、闊混交林。冬季吹北風和西北風,盛行極地大陸氣團,氣溫較低,一般在0℃以下;夏季受大西洋暖溼氣流影響,7月平均氣溫升至16~24℃。年降水量800~1400毫米,夏雨較多,冬季正當氣旋路徑上,也不幹旱。大湖低地緯度較低,又受大湖水體的調節,熱量條件較好,無霜期約190天。大西洋沿岸受海洋影響相對較大,冬溫夏涼,無霜期約165天,降水量較多。聖勞倫斯谷地冬溫最低,年較差較大。
河流和湖泊
加拿大河湖眾多,水面積合計75.5萬平方公里,約佔國土總面積的7.6%。年徑流量2267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河流一般具有水力資源豐富、冰期較長的特點。全國河流分屬四大流域系統。哈得孫灣流域約佔國土總面積37%,年徑流量佔全國22%;河網較密,水系紊亂,河湖不分,河道多石灘、急流和瀑布;納爾遜河為最大的河流,其次是丘吉爾河等。北冰洋流域約佔國土總面積1/3,年徑流量僅佔全國13.8%,擁有加拿大第一長河馬更些河,總長4241公里,流域面積181萬平方公里。太平洋流域只佔國土總面積1/10,自北而南較大的河流有育空河、斯基納河、弗雷澤河、哥倫比亞河等,河流水量豐富,年徑流量佔全國32%,並因流經山區,多急流、瀑布,蘊藏巨大水力。大西洋流域約佔國土總面積19%,年徑流量佔全國32%。大湖-聖勞倫斯水系全長3669公里,流域面積176萬平方公里,水量大而穩定,鄰近經濟發達地區,在工農業和城市用水以及航運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湖泊多屬冰川成因。位於加、美邊界上的五大湖(37%屬加、63%屬美)以及呈弧狀排列的溫尼伯湖、 阿薩巴斯卡湖、大奴湖、大熊湖等,構成世界上最大的湖帶。大湖帶外散佈成千上萬小湖,如溫尼伯湖東南有3000個,薩斯喀徹溫省倫迪爾湖東南有7500個。湖泊總蓄水量約1.88萬立方公里,佔世界湖泊總蓄水量的15%。
居民
加拿大地廣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2.5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低的國家之一。人口分佈不均勻,絕大部分集中於南部沿加、美邊界的狹長地帶,佔國土總面積89%的地區無常住居民。東南部自蘇必利爾湖口的蘇聖瑪麗至魁北克一線以南,面積僅佔全國3%,集中了全國人口的58%。按行政區論,安大略、魁北克和不列顛哥倫比亞3省1982年分別佔全國人口的35.4%、26.3%和11.3%。
20世紀70年代以來,加拿大人口出生率為15~16‰,死亡率為7.0~7.4‰,自然增長率為8.0~8.6‰。因每年有10萬左右的淨移民數,所以實際年平均人口增長率為13~14‰。1982年的人口年齡構成,15歲以下佔24%,65歲以上佔9%;人口老化指數36%,低於歐、美其他經濟發達國家。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外來移民及其後裔佔總人口近99%。歐洲向加拿大的永久性移民始於17世紀中葉,初期以法國人為主;18世紀中葉後,英國移民漸佔優勢。故人口的民族構成向以英裔和法裔為主,1981年英裔佔總人口61.3%,法裔佔25.7%。法裔的79.3%集中在魁北克省,佔該省總人口的87.4%;其他各省均以英裔為主。亞洲移民中,華裔和日裔居多。印第安人近30萬,主要分佈在安大略和不列顛哥倫比亞2省,其次是草原3省(馬尼托巴、薩斯喀徹溫和艾伯塔省)和魁北克省。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近2萬,2/3以上聚居於西北地區,其餘分佈在魁北克省北部和拉布拉多等地。英語和法語同為官方語言,1981年全國67%人口使用英語,16.6%人口使用法語,15.3%人口兼用英、法語。居民大部分信奉羅馬天主教或基督教。
人口的經濟活動型別具有發達經濟國家的典型特徵,即第一產業比重低,第二、三產業比重高。1981年全國就業人口1093.3萬,各部門所佔比重為林、漁、礦業佔3.0%,農業4.2%,製造業19.1%,建築業6.5%,交通運輸等公用事業8.1%,金融財政5.4%,商業、貿易和服務業45.9%,政府機關7.6%。
城市化程度很高,1981年城鎮人口占76%。中小城市發展比較突出,包括郊區人口在內超過100萬的大城市只有多倫多、蒙特利爾和溫哥華。
領土形成和經濟開發過程
原居民為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長期以採集、農耕或漁獵為生。公元16世紀上半期,法國航海家多次到達加拿大東海岸,把這一帶稱作“新法蘭西”。17世紀初,法國人在新斯科舍建立了第一個居留地;隨後又在聖勞倫斯河谷定居,建立起魁北克城。新法蘭西逐漸發展成為以聖勞倫斯河谷為中心的皮毛貿易基地。英國的入侵比法國稍晚幾年。從17世紀中葉起,隨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加強了與法國爭霸加拿大的力量。英屬哈得孫灣公司宣佈擁有哈得孫灣流域全部領土的主權,並在哈得孫灣周圍建立商站,形成從南、北兩面對聖勞倫斯河流域的法國領地夾擊之勢。兩國爭霸日趨激化。1713年英國佔領新斯科舍。1763年七年戰爭後,加拿大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當局對法裔加拿大人採取了保留其原有民族特性、允許使用法語、利用和籠絡封建領主及宗教上層分子的政策,並宣佈設立魁北克省。當地印第安人則被驅趕和慘遭屠殺,人口銳減。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大批效忠英王室的保皇派分子流入加拿大,改變了法裔佔優勢的民族構成。他們大部分聚居在芬迪灣西岸,1784年該地區從新斯科舍分離出來,成為一個新省──新不倫瑞克;另一部分則來到安大略南部,也形成一集中的英語社會。1791年,英國劃分了以法裔為主的“下加拿大”和以英裔為主的“上加拿大”,相當於今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到1800年,加拿大近50萬人口中,英裔已佔優勢,法裔佔30%左右。
在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下,加拿大人民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運動日益高漲。1837年爆發反英起義,迫使英殖民當局進行改革。資本主義工商業初步發展。通過開挖運河、修築鐵路,把東部原來各自孤立的地區經濟聯成一體。人口增長很快。1851年已達240多萬,開始向中西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區移民。新興的加拿大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擺脫封建制度殘餘的束縛,取得參與殖民地管理的權利。當時已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也需要把殖民地變成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改變殖民統治方式。1867年英國議會通過英屬北美法案,成立了聯邦制的加拿大自治領,由上、下加拿大和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組成,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權利再次得到確認。該法案為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奠定了基礎,為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開闢了道路。新政府提出了向西擴張和建設鐵路的綱領,1869年從英國哈得孫灣公司接管了西部領土。1870年在雷德河流域新設馬尼托巴省。1871和1873年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愛德華王子島省先後加入聯邦。1880年英國政府把北極群島交給加拿大。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加拿大資本主義進入迅速發展時期。隨著橫貫大陸鐵路幹線的建成,大批移民西進,掀起了開發中西部草原區的運動。大片土地被開墾,農場數目激增,農業疆域不斷擴大。適應英國對糧食和原料的需要,以發展小麥生產為主,加拿大由糧食進口國一躍而為糧食出口國。1905年增設艾伯塔和薩斯喀徹溫兩省。1901~1921年,全國人口增長0.6倍,而草原3省人口則增長近4倍。新的礦產資源接連發現,採礦、電力、鋼鐵、農業機械、鐵路裝置等近代工業部門均有較快發展,鐵路沿線出現一批新城市。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加拿大仍然是英國的原料產地、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一半。
兩次世界大戰大大削弱了英帝國對加拿大的控制,1931年加拿大在英聯邦內獲得完全獨立。1949年英國將紐芬蘭島移交給加拿大,成為聯邦政府一省。在戰爭中迅速崛起的美國,憑藉其實力和處於鄰國的有利位置,取代英國,與加拿大建立起更密切的聯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30多年來,加拿大經濟發展較快,進入了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行列。
經濟地理
加拿大地大物博,工農業都相當發達,許多產品的產量和出口量在世界上佔突出地位。1982年國內生產總值近3000億美元,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七位;人均產值達12168美元。 經濟結構特徵也屬發達國家型別,1982年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分別為6.1%、40.4%和53.5%;在物質生產部門中,工業占主導地位,其中製造業比重為56.6%。加拿大經濟長期以農、林、礦業及其初級加工工業為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加工程度高的工業部門如機器製造業等有較大發展。但迄今為止,原料和半製成品仍約佔物質生產部門總產值的1/3至1/2,其比重顯著高於一般的發達國家。在對外經濟聯絡上,大量出口農礦原料和半製成品;進口製成品。兩者分別佔出口總額的68.1%和進口總額的58.5%(1980)。加拿大和美國領土毗鄰,經濟中心相連,交通便捷,語言相通。這是兩國經濟關係密切的客觀條件。加拿大奉行對外資開放政策,是世界上接受外資最多的國家。1981年外資累計總額約佔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36.5%,主要集中在礦業和製造業。美國是加拿大最大的外國投資者,1983年佔其海外私人直接投資的1/5以上和加拿大外資總額的78%。 美國又是加拿大頭號貿易物件,1982年佔加拿大出口總額的68%和進口總額的70.3%。加拿大生產佈局高度集中。南部沿加、美邊界寬約 300公里的狹長地帶,是工農業的主要分佈區;安大略和魁北克兩省南部的大湖-聖勞倫斯低地,更是全國經濟的核心地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西部和遠西部經濟有較快發展,但主要是農、礦業,目前仍然處於原料供應地的從屬地位。開發最早的大西洋沿岸諸省已日趨衰落,在全國經濟中所佔比重很小。廣大北部和西北部地區,尚未開發。
農業
農業原是全國最大的產業部門,隨著工、礦、交通、建築等部門的發展,其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1982年只佔3.6%。但農業機械化程度和勞動生產率水平很高,產量增長很快,是世界上主要的農業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仍然起著基礎作用,能充分滿足本國居民對農產品的消費需要。並提供出口總額的11.3%(1981)。
農業部門構成的特點是農牧並重,畜牧業略佔優勢。1983年農場現金收入中,種植業佔49.2%,畜牧業佔48.1%,其他佔2.7%。農業用地面積很大,1980年佔全國土地面積7.2%,其中耕地6.65多億畝,人均27畝;天然草地3.56多億畝,人均14.5畝,為世界上地多人少的國家之一。耕地中約2/3種植大田作物,約1/4為休閒地,其餘用作牧場。種植業以小麥、大麥、燕麥、玉米等穀物為主。1983年穀物收穫面積3.24億畝,佔耕地總面積近一半;總產量4821萬噸,居世界第五位,人均產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小麥約佔穀物收穫面積的63%和總產量的56%。穀物生產商品化程度很高,如小麥出口量一般佔年產量的2/3以上,佔世界小麥出口量的1/4至1/3,僅次於美國。其他主要作物有乾草、油菜、亞麻、馬鈴薯、甜菜、向日葵、菸草、蔬菜、水果等。20世紀30年代起,畜牧業比重開始超過種植業。除天然草地外,耕地中有相當部分種植飼料作物和用作牧場,實際用於畜牧業的土地佔農業用地一半以上。以肉牛和乳牛飼養為主,其次是豬和家禽的飼養。(見彩圖)
全國約有30萬個農場,按地區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實行專業化生產。中西部草原3省是最重要的農業區,擁有全國3/4以上的農地,集中全國麥類和甜菜產量的90%以上,以及幾乎全部的油菜籽、亞麻籽產量和3/4以上的肉牛,乾草和豬也佔相當比重。大湖-聖勞倫斯低地以畜牧業為重點,為全國最大的乳牛飼養區,其次是禽蛋類、豬和肉牛;種植業以多種經營為特點,包括飼料作物,菸草、蔬菜、水果等。西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東部大西洋沿岸諸省耕地有限,前者水果業發達,後者馬鈴薯種植居全國之首,畜牧業均僅具地方意義。
漁業以海洋捕撈為主。1981年海洋漁獲量 130.5萬噸,其中大西洋漁區佔85%,紐芬蘭島東南海域為世界著名漁場之一,盛產鱈魚,其次是鯖魚、大比目魚等;太平洋漁區佔15%,以鮭、鯖魚等為主。內陸淡水漁獲量5萬噸左右,伊利湖和溫尼伯湖是主要產區。
森林資源豐富,林地面積僅次於蘇聯、森林覆蓋率37%。針葉林約佔4/5,尤以雲杉為主。可伐林約佔林地總面積57%,森林蓄積量190多億立方米。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約佔原木採伐量一半左右,林木徑級較大,主要生產製材原木,其次是製漿材。以安大略、魁北克兩省為中心的東部地區,約佔原木採伐量40%,林木徑級較小,以生產紙漿材為主。
礦業
世界主要礦業國之一,礦業產值僅次於美國和蘇聯。資源多樣。產量高,出口比重大。在已開採的60餘種礦物中,鋅、鎳、石棉、鉀鹽、鈾、鉬、硫磺、黃金、白銀、銅、鉛、鐵等產量均居世界前列;70%以上產值的礦產品供出口,且以原礦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礦產品出口國。1980年礦產品出口額佔全國出口總額的19.8%。
70年代以來,石油、天然氣開採量迅速增長。在礦業生產構成中,燃料類比重已超過金屬類而佔首位。1980年礦業總產值中,燃料類佔57.2%、金屬類佔29.9%,其他非金屬和建築材料分別佔7.6%和5.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礦業分佈出現西移趨勢,草原三省取代安大略、魁北克兩省,漸居優勢地位。1982年草原三省佔全國礦業總產值70.2%,其中艾伯塔省約佔61.8%,居各省之首;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比重也上升至8.2%;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比重則分別降為9.3%和6.1%。
燃料礦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集中產於艾伯塔省埃德蒙頓以南地區,其次是薩斯喀徹溫省西南部。1982年原油產量為6216萬噸,天然氣產量為1056億立方米。採煤業主要分佈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艾伯塔省。因石油、天然氣和煤的產地遠離東部工業中心,從而出現西部大量出口、東部依賴進口的現象。鈾礦產量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產於安大略省,包括休倫湖以北的埃利奧特湖和東部班克羅夫特兩大礦區;其次是薩斯喀徹溫省北部湖區。1982 年在能源消費中, 按一次能源消費計算,石油佔44.4%,天然氣佔27.8%,煤佔14.2%,水電佔13.6%。
在金屬礦中,鐵礦是全國第三大礦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五至六位,魁北克-拉布拉多區為最大產地,礦區自諾布湖南延至聖皮埃爾港,其次是蘇必利爾湖沿岸。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產量在世界上佔有突出地位,其中鋅、鎳居首位,鉬、鈷居第二位,金、銀、鉑居第三位,銅、鉛居第四位。安大略省是鋅、鎳、鈷、金、銀、鉑等的最大產區,銅、鉬也佔相當比重,主要產地在南部薩德伯裡附近,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是鉬和銅的集中產區,其次是鉛和鋅。育空和西北地區的鉛礦產量居全國首位,鋅礦僅次於安大略省,最大礦區位於大奴湖南岸。此外,魁北克省的金、鉬、銅、銀,馬尼托巴省的鎳、銅,新不倫瑞克省的銀、鋅等,也均佔有一定地位。
非金屬礦中,石棉和鉀鹽的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分佈集中,近90%石棉產於魁北克省聖勞倫斯河以東地區,鉀鹽全部產於薩斯喀徹溫省中南部地區。
電力工業
以豐富的水力和燃料資源為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力工業發展很快。1982年總髮電量3875億度,相當於1945年9.6倍;人均發電量居世界首位。水電長期佔極大比重,1945年達98%左右。因接近經濟發達地區的水力資源多已被開發利用,為適應工農業及居民用電迅速增長的需要,50年代中期起,火電有較大發展。石油、天然氣的大量開發,則為火電提供了廉價原料。60年代初核電開始興起。1982年電力工業構成是:水電67.4%,火電23.5%,核電9.1%。安大略省發電量佔全國30%,以火電為主,佔全國火電60%,並集中了全國核電的95%以上。魁北克省發電量佔全國25%,以水電為主,佔全國水電36%。紐芬蘭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水電也在全國佔重要地位,拉布拉多地區的丘吉爾瀑布水電站,發電能力達523萬千瓦,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水電站。規模更大的詹姆灣工程(1000萬千瓦)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全國發電量的2/5用於工業,其次為商業、農業和民用,約5~7%供出口。安大略和魁北克2省耗用全國發電量的2/3以上。
製造業
全國最大的產業部門。1982年製造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20.2%。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運輸裝置、鋼鐵、機械製造、化工等部門發展很快,但傳統的農礦產品加工工業仍佔較大比重。按產值計,1979年煉油工業已躍居製造業首位,其次是汽車製造、紙漿和造紙、屠宰及肉類加工、鋼鐵、鋸材和板材、汽車零部件製造、機械裝置製造、乳品、金屬冶煉等。製造業中許多部門面向出口,且以半製品為主。
煉油工業規模很大,年煉油能力達1.14多億噸,遠超過石油年產量(1982年為6216萬噸)。東部地區遠離本國石油產地,卻集中了全國煉油能力的3/4,每年從委內瑞拉和中東進口大量原油;安大略省的薩尼亞和多倫多西南,魁北克省的蒙特利爾和魁北克,為重要煉油中心。西部地區所產原油,主要向美國出口,少量供當地煉油工業之需,艾伯塔省的埃德蒙頓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溫哥華,為西部主要煉油中心。近年來,加拿大正在逐步削減對美石油出口,將西部油管延至東部,以實現西油東運,減少東部地區的石油進口量。以煉油工業為基礎,石油化學工業相應發展,主要分佈在薩尼亞、埃德蒙頓、蒙特利爾等地。
汽車工業是發展最快、外資比重最大的部門。汽車產量最高的1977年達177.7萬輛, 相當於1950年產量的4.6倍。 以通用、福特、克萊斯勒和美利堅四大汽車公司為首的美國資本約佔加拿大汽車工業的97%。從1965年起,實行汽車及其配件自由貿易,促進了兩國汽車工業在美資控制下的一體化。加拿大汽車工業主要分佈在靠近美國的安大略半島,以溫莎、查塔姆,奧沙瓦、多倫多等地為中心,其中溫莎與美國的汽車城底特律隔河相望,就近裝配由美國運入的汽車零部件。該地區以及蒙特利爾、魁北克城等地,還是鐵路車輛、飛機和船舶的製造中心。
製材和紙漿,造紙工業在世界上佔有突出地位。製材工業的70%分佈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以溫哥華、維多利亞等地為中心;魁北克、安大略兩省約佔1/4。鋸材、板材、膠合板等的產量居世界第三、四位。紙漿、造紙工業主要分佈在魁北克省,以三河城和魁北克城為中心;其次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安大略省。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和出口國;紙漿產量僅次於美國,出口量則居世界首位。1980年木材及其加工產品提供了全國出口總值的14.2%。
汽車製造、管道建設、建築業等部門的迅速發展,以及鐵礦的大規模開發,推動了鋼鐵工業的發展,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增長最快的部門之一,但其生產規模尚不能適應國民經濟需要。1982年鋼產量1187萬噸,遠低於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鋼鐵工業主要集中在安大略湖沿岸,哈密爾頓為最大中心,約佔全國鋼產量一半以上。
有色冶金工業一般配置在礦區附近。主要冶煉中心有:安大略省薩德伯裡礦區的科珀克利夫(銅、鎳)、蒂明斯-波丘派恩(金)、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特雷爾(鉛、鋅、銀)、馬尼托巴省的湯普森(鎳)和弗林弗倫(銅)。部分金屬礦經初煉後,運至製造業發達地區進行精煉,如安大略半島科爾本港設有大型鎳精煉廠。加拿大鋁土礦蘊藏很少,但鍊鋁能力居世界前列,礦石從蓋亞那、牙買加等國進口,主要鍊鋁中心是魁北克省的阿爾維達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基蒂馬特,附近均有大型水電站。
食品和飲料工業以本國豐富的農畜產品為基礎,企業數量和門類眾多,分佈很廣。主要部門是屠宰和肉類加工、乳品、制粉,其次是飲料、魚品加工、水果和蔬菜罐頭等。大湖-聖勞倫斯低地既是重要農業區,又是最大消費市場,多倫多、蒙特利爾等大城市均為食品和飲料工業中心。草原3省南部食品工業也較發達,主要中心是溫尼伯、埃德蒙頓、卡爾加里等城市。
交通運輸業
加拿大幅員遼闊,生產大宗初級產品,交通運輸對於地區經濟聯絡和對外貿易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按人口平均的鐵路、公路長度居世界首位,航空運輸和水運也相當發達,民航飛機數量僅次於美國。重要交通幹線都位於人口和經濟活動密集的國土內緣,以東西方向線路為主。
鐵路總長9.89萬公里(1982),以貨運為主,煤、礦石、穀物為大宗。橫貫大陸的加拿大國家鐵路和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是最重要的幹線。前者東起哈利法克斯,西至魯珀特王子港,全長約7000公里;後者東起聖約翰,西至溫哥華,全長6100公里。兩者承擔全國鐵路運輸量的88%。南北向鐵路支線多為開發北部礦區而建,如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通往納爾遜堡、艾伯塔省通往派恩波因特,安大略省通往穆索尼、魁北克省通往謝弗維爾等支線。薩斯喀徹溫省的里賈納至丘吉爾港線,主要承運小麥。
公路總長92.8萬公里(1981),其中2/3是加鋪路面的。主要承擔客運和短途貨運,約佔全國客運量90%。南部公路網稠密,連線各大城市。東起聖約翰、西迄維多利亞的橫貫加拿大公路,為最重要的公路幹線,全長7907公里,通往北方的阿拉斯加公路、馬更些公路等,也具有重大戰略和經濟意義。
全國共有 800多個註冊的機場,國內航線四通八達,多倫多、蒙特利爾、溫哥華、卡爾加里等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港。
內河航線以大湖-聖勞倫斯水系為主。航道整治工程於1959年竣工後,最大深度增至8.2米,2.5萬噸級遠洋海輪可直通大湖沿岸各港口,對於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管道是運輸石油、天然氣和石油產品的主要通道,已成為加拿大現代交通運輸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油、氣管道長度達3.5萬公里左右,僅次於美國和蘇聯,居世界第三位。
地區經濟差異
(1)中央區。包括安大略和魁北克兩省,面積佔全國26.3%,人口占61.7%(1982)。在全國經濟中處支配地位,集中工農業總產值的3/5以上,其中製造業的比重近 4/5。本區中、北部林、礦和水力資源豐富,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原料和動力基礎。南部安大略半島和聖勞倫斯谷地,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水、陸、空交通便捷,與美國大湖工業區連為一體,成為加拿大經濟的核心地帶。這裡城市雲集,人口稠密,製造業發達,並是集約化程度最高的農業區。安大略半島以機械製造、鋼鐵、煉油工業最重要,其次是有色金屬冶煉、木材加工、化學、造紙、食品、紡織等;沿安大略湖和伊利湖西岸,大小城市相互銜接,延伸近200公里,為全國最大的製造業帶,工業主要集中在全國第一大城市多倫多(1981年人口299.9萬),此外有哈密爾頓、溫莎、奧沙瓦、查塔姆、薩尼亞等工業中心。聖勞倫斯谷地以紙漿、造紙工業最為突出,其次是食品、紡織、鍊鋁、飛機、運輸機械等,以全國第二大城蒙特利爾(1981年人口282.8萬)為首,包括魁北克、三河城、舍布魯克、貝科莫、阿爾維達等,組成另一個重要的製造業帶。首都渥太華位於安大略、魁北克兩省交界的渥太華河谷,是全國的行政和旅遊中心。城郊農業發達,種植牧草,燕麥、玉米等飼料作物,經營乳肉畜牧業,並是重要的菸草、蔬菜、水果產區。
(2)中西區。包括馬尼托巴、薩斯喀徹溫和艾伯塔草原3省,面積約佔全國1/5,人口占17.6%(1982)。20世紀以來,由於移民激增,大規模墾殖土地以及礦產資源的開發,經濟發展較快。現為全國最大的農牧業區,麥類、甜菜、亞麻、肉類等的產量在全國佔突出地位;礦業以開採石油、天然氣、煤、鉀鹽為主,產值居全國首位,故有加拿大的“穀倉和燃料庫”之稱。農產品和石油加工工業發達,農業機械、化學等工業部門也在發展中。溫尼伯、埃德蒙頓、卡爾加里等為重要工業中心;其中溫尼伯為全國東、西之間鐵路和公路交通樞紐,草原諸省農牧產品集散地。
(3)遠西區。即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面積和人口分別佔全國9.6%和11.3%(1982)。林業是本區首要生產部門,近一半就業人口直接或間接從事林業,為全國最大的製材原木產區。近海漁業較發達。河谷平原農業區主要發展水果、蔬菜和小麥種植業。製造業僅次於安大略、魁北克兩省,主要部門是木材加工、紙漿和造紙、金屬冶煉、食品等。全區人口和工農業生產高度集中於弗雷澤河下游谷地和溫哥華島。溫哥華是全國第三大城和最大的港口,本區首要的工業中心,1981年人口126.8萬;其次是維多利亞以及基蒂馬特、特雷爾等金屬冶煉中心。
(4)大西洋沿岸區。包括紐芬蘭、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愛德華島4省,面積和人口均不到全國1/10。本區是歐洲移民定居和開發最早的地區,近代發展停滯。經濟以農、林、礦、漁業為主,工業薄弱。海洋漁業在全國佔重要地位。木材加工和造紙業較普遍。農業限於沿海和河谷平原,除馬鈴薯外,產品僅供當地消費。有規模不大的煤、鐵開採。全區無大城市,主要中心哈利法克斯為不凍港。
(5)北部區。包括育空和西北地區,面積佔全國近40%,人口僅佔0.2%(1982)。氣候嚴寒,屬尚未開發的森林、苔原和冰原帶。居民多以漁獵為生。
參考書目
D.F.普特南,R.G.普特南著,周起業等譯:《加拿大──區域分析》,北京出版社,北京,1980。(Donald F.Putnam & Robert G.Putnam,
Canada: A Regional Analysis,J.M.Dent and Sons,Limited,1970.)
J. Wreford Watson, North America-Its Countries and Regions,Longman London,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