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
[拼音]:pinde chayi
[外文]: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orality
同一班級學生表現出的品德上的差別。它通常是由於學生的生活習慣、經驗、家庭環境和社會風尚等因素影響所致。學生的性格特徵和氣質型別,對它也會有所影響。在學校的道德教育中,忽視心理學原則也是產生品德差異的重要原因。例如,知行並重原則、個別差異原則、社會現實原則、循序漸進原則等,都是培養學生品德所必須遵循的教學原則。
學生的道德判斷,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對自己的道德行為和對別人的道德判斷,不僅只有年齡上成熟與否的差別,而且還受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家庭的作風、智力的等級、文化的程度、情緒的傾向等等。
品德發展的趨向大體是:
(1)從特殊的道德規律,轉向普遍的道德概念;
(2)從外界所要求的道德行為轉向內在的自我意識方面的道德規律;
(3)從個人在集體中的武斷意見轉向彼此同意、大家遵守的標準。由於個體差異,這些品德發展的趨向存在著順利和不順利、迅速和緩慢的差別,教育就是要使這些趨向發展順利,減少因個別差異而導致的差別。個別差異表現在認知、情緒和行為3個方面,這些方面是相互聯絡的,但品德差異著重表現在行為方面,實踐是考察學生的品德和行為的主要根據。
對於品德不良的心理因素,要用集體主義思想進行教育,在集體中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加強紀律性,培養對道德行為的正確判斷。但既然存在著品德上的個別差異,這些培養專案,就不能限於一般號召和課堂宣講,要因材施教,因年齡而異,因智力而異,因品德優良程度而異,因家庭而社會環境而異。因勢利導,因時制宜,因人而異。對學生品德培養的目標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要注意學生的品德上的差異,因材施教,達到以上共同的目標。
參考書目
潘菽主編:《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張德琇著:《教育心理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北京,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