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

[拼音]:dianji jiemian xianxiang

[外文]:electrode interfacial phenomena

電化學中“電極介面“一詞,通常指用作電極的電子導體與離子導體之間的介面,其中最常見的是良電子導體與電解質溶液相接觸時二者之間的介面。由於電極介面是電子導體與離子導體之間的過渡區域,當電流通過這一介面時將導致介面區內某些組分的氧化或還原(失去或得到電子)。因此,電極介面是實現電極反應的場所,它的基本性質對電極反應的性質及其動力學往往有很大的影響。

若電極介面上不發生電化學反應,則通向介面的電量只用於改變介面構造而不遷越介面,此時電極稱理想極化電極;通向電極介面的電量主要用於實現電化學反應時,則電極稱為可實現電極反應的電極。

對電極介面現象的研究大致包括下列幾方面:

(1)電極介面結構的研究,包括介面兩側所帶有的剩餘電荷及其分佈(見電化學雙層)、離子和分子(包括溶劑分子)在介面上的吸附和排列方式、電極金屬表面上膜的研究等。為了研究介面結構可採用電化學測量方法(見電毛細現象和電極電容),最好採用理想極化電極以避免電化學反應電流對測量的干擾;還可採用非電化學方法,如示蹤原子法、表面波譜技術等。

(2)電極介面結構對電極反應動力學的影響(見遷越超電勢)。

(3)由於電極介面區內過剩電荷和離子的非均勻分佈而引起的兩相之間的相對運動(見電動現象)。

電極介面現象的某些規律也適用於懸浮體系和包含膠態粒子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