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人

[拼音]:shiyan meixue

[外文]:experimental aesthetics

主張用實驗法研究美學問題的一種心理學觀點。其創始人是實驗心理學的先驅G.T.費希納。實驗美學與文藝心理學有明顯聯絡,不同之點在於方法學上。為了對審美現象進行科學研究,實驗美學把美學刺激和反應加以簡化。它要求定義明確、操作可控、準確的測量和統計處理。主要方法是用人造刺激代替現實藝術品,如用隨機形狀、線條、顏色代替現實藝術品的形和色;用喜愛度測量代替個人的、直覺的、形而上學的推測。研究物件是一般人而非藝術家。

1933年G.D.伯克霍夫在《美學標準》一書中提出一個美學公式,即M=O/C,式中M為平衡和統一的美學量度,以數值1表示;O為規則;C為複雜性。這個公式表示M等於O與C之比,某客體的O/C越是接近於1,則越是和諧。

實驗美學具有兩個特點:

(1)美學刺激優先,因為它發動了審美體驗、感覺和反應;

(2)給美學以廣泛的定義,任何使人愉快的東西都可以成為美學刺激。

後來的研究引進了現實的藝術品,並把它們同非藝術品加以比較。結果發現二者有共同的美學因素。這表明,用非藝術品進行研究是有效度的。另一方面也開始考慮個人變數,如外傾型人和內傾型人可能有不同的美學反應。

對實驗美學的主要批評是針對它的簡單化和實驗方法的人為性,認為它難於應用於重要的美學問題。儘管如此,它仍不失為一種研究美學的特殊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