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歌古箏譜

  鳳翔歌 曲目介紹

  鳳翔歌是由我國山東箏派著名演奏家高自成所演奏的一首古箏曲子,屬於山東箏曲。

  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希望您會滿意。

  

  鳳翔歌 高自成對箏藝的執著追求

  幾十年的教學、演出實踐、彈指一揮間便地去了,但高自成先生為我們大家,為箏界朋友,為一大批喜愛他的演奏風格的廣大聽眾留下了不少音響資料。其中最為完整的是1981年山東濟南人民廣播電臺為他錄製的音樂專題節目《高雅、細膩、自成一格》中的介紹。角說詞中有這樣一段話:“他為我國箏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成績和貢獻,雖然年過花甲,長期的藝術實踐,使他的藝術愈加深沉成熟,他的演奏,具有古樸、清新、秀美的風格。於平淡中蘊含著深邃的意境,於恬靜中深埋著豐富的感情,淡雅、含蓄、韻味無窮”。

  高先生對箏藝的執著追求,貫穿了他整個的藝術生涯。年輕時的求知、謙和的作風,使得他能廣泛對山東琴書、箏大板套曲的掌握,繼而在學習傳統演奏中又有自己的獨到的二次創造,演奏《高山流水》時,他紮實的勾託技藝,真是乾淨利落,活潑流暢,讓人領悟到鋼健雄渾的力量。中段大指快速劈託,奏出了一連串16分音,顯得那樣的玲瓏剔透,第三段運用中指加花的雙勾配之左手吟按,老到成熟,其聲如浪擊石,激起一層層閃亮的水花。他演奏的《漢宮秋月》充分地展示了他的左手功底。按、顫、吟、揉與右手精細配合,淡雅聲中求委婉,含蓄情中聽淒涼,一位活生生 封建宮廷中宮女對月傷情的形象真真切切的刻畫出來。 分改編演奏的《風翔歌變奏》,是依照山東琴書變奏曲《風翔歌》改編成功的。開頭、結尾都首次在箏上採用古琴泛音奏法,都可以看到先生在編創過程中不斷地吸取新手法的意圖。 箏界前輩曹東扶先生在一次聽完高先生演奏之後,懷著激動的心情說:“你真是文武雙全,快慢曲都行,右手大中食指配合密切,有力度,左手的揉、顫、按很有特色,尤其是《漢宮秋月》中的顫音細賦,配合頗好”。王殿玉老師聽了他的演奏之後稱讚他彈的很有功夫。天津音院的師生們聽了高先生的演奏,稱他的風格是優美、委婉而清晰。五、六十年代的箏曲,多以民間傳統樂曲為主,樂曲的節奏、旋律特點,基本的彈奏方式,各地區間不盡相同,高自成先生積幾十年的演奏實踐,形成了他“自成一格”的特色,其運指方法非常自然,鬆快,大指力度好,聲音亮脆,食指抹、挑靈巧,中指彈弦運力自然,出音渾厚,大拇指快速連續的劈託,近似帶點子的搖指感覺,是高先生演奏技巧的一大特色,自如的先劈後託,並且保持音與音之間持久均勻,音色乾淨,音質清亮,是他技藝中的絕活。他左手無論是揉、吟、顫、滑都突出了一個“細”字,把山東箏曲獨有的風格神韻,在左手技巧中得以淋淳盡致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