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畢業論文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藝術設計領域開始迎來生機蓬勃的春天,中國也逐漸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設計教育國家,藝術設計專業成為了中國最熱門的專業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改革思考

  [摘要]當今社會已經進入高科技時代,資訊的快速發展和不斷進步的社會科技元素,使藝術設計不再單純地停留在一種藝術類型的層面上,而成為社會發展和社會文明的一部分。但是高職高專的藝術設計教學存在諸多問題,迫切需要改革。

  [關鍵詞]藝術設計;審美水平;改革

  本科的藝術教育就像是母體,而高職高專的藝術設計並沒有從這個母體完全地分離出來,所以,高職高專的藝術設計本身的特點就不能夠明顯地凸顯出來。只有把社會市場的人才需求和高職高專的教學改革結合起來,才能夠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藝術設計本身就是一種綜合藝術

  藝術設計的範疇不是單一的,它包含諸多組成部分。工業設計、裝潢裝修設計、產品設計、廣告宣傳設計,甚至還包含環境設計這些內容。高職高專藝術設計的教育意義在於為諸多設計領域培養專業的、高技能的從事相關領域的人才,使這些人才不僅能夠熟練地掌握藝術設計的深刻內涵,還能夠更好地為職業崗位服務。

  二、高職高專教育當前階段存在的一些誤區

  職業教育應該以市場為嚮導,在市場的引領下安排人才培養計劃。但是目前的現狀是高職高專藝術設計教育沒有形成科學的、準確的定位,並不能完全地從本科教育的模式當中分離出來。這樣,就不能完全符合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定位要求。教育本身的定位不準確,因此不能對教育的改革進行正確的認識,更不能夠凸顯特點,發揮特點。高職高專教育的存在,說到底是為了技術的應用而存在的,或者說是為了就業存在的。高職高專的藝術設計就是為了培養應用型的藝術設計人才方便就業存在的,所以,就應該發揮高職高專教育的職業性特點,這樣才能夠對市場有實用性,對教育有有效性。對高職高專教育進行改革,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教學目標的確立應該遵循就業為主的原則

  高職高專的藝術設計教育並不在於培養學生自身的藝術修養,而在於實現學生的就業目的。想就業就得符合市場需求。高職高專教育是為了培養技術應用人才,在於滿足市場的職業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是單純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因此,教師應在市場和就業的引導下,培養技術型人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找準市場的需求和經濟的走向制訂教學目標和開展教學課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建立起使用的課程體系

  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應該從基礎抓起,讓學生在適應基礎課程的條件下,注重自身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學生的基礎教學應該遠不止於單純的技巧傳授和經驗傳授,而應該更加註重專業課的基礎,這樣才能夠在掌握一定的藝術設計的知識的前提下使教學成為名副其實的實用性教學。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舉一反三”,才能夠在實際就業的應用中得到良好的發揮。

  ***三***注重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促進改革

  在高職高專的教學設計中,實踐是一個重要環節。在實踐中,高職高專學生的藝術設計能力可以得到培養,在實際的工作中就可以做到學有所用,不至於在工作就業之後缺少工作實際經驗而造成紕漏。在高職高專教學設計上,實踐還是幫助學生技能訓練的一項重要渠道。促進高職高專藝術設計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長久而又艱鉅的任務,做好這項任務是每個藝術設計教育工作者的責任。這項任務不僅是為了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學生的長遠利益,同時也是為了高職高專藝術設計的眾多老師的長遠利益。教育工作者應該把教育的最終目的放在為社會服務的宗旨上,這樣才能夠把高職高專的藝術設計教學改革放在首要位置,才能更好地推進改革的發展程序。

  參考文獻:

  [1]羅傑?懷特.現代設計藝術[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2]李光.深化高職高專教學改革中的四個關鍵問題[D].開封大學學報,2007.探討高職高專藝術設計教學改革

  範文二:高職教育藝術設計專案制課程實踐

  [內容摘要]專案制課程作為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之一,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重視。但是,很多專案在執行中無法擺脫原有教學體系的制約,出現“新瓶裝舊酒”的現象。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實踐,通過知識細分,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通過分小組合作,提高學生的敬業精神、合作意識。

  [關鍵詞]專案制課程;知識;技能;素質

  專案課程是指以實際工作任務為中心選擇組織課程內容,並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目標的課程模式。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的專案制課程,以專案打通課程之間的壁壘,專案的推進就是知識的更新、技能的提升、職業能力的升級。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設計力培養貫穿工作室制定的3年培養計劃的全過程,和企業用人需求完美對接,實現專案學習內容與崗位工作內容的一體化。

  一、“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與一般專案制課程的區別

  一般專案制課程中知識傳授的學科性強、實用性不夠。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工作室制”的專案制課程設定突破了學科制課程體系的限制,建立以就業崗位為導向,以職業技能習得為中心的專案體系,以工作室為教育教學管理的主體,實現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的對接。

  ***一***“工作室制”下的專案課程設定

  一般的專案制課程體系設定以獨立的課程為單位,專案的內容由科任教師自主安排,獨立的教學規劃和專案操作使各個專案互不關聯。專案的開始和結束是以課程時間的安排為準繩,不符合真實環境下的工作狀態。“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打通了不同專案之間的關聯,前一個專案的訓練內容能夠為下一個專案的展開打下基礎,下個專案是前一個專案的鞏固與提高。上下游專案之間的關聯性增強了,知識和技能的體系在專案執行中融會貫通。專案的遞進式設計與專案執行時間的彈性設定是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的主要特徵之一。

  ***二***“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管理

  “工作室制”下的專案課程的另一個主要特徵是專案管理的一貫性與專案評價的綜合性。工作室導師制實行三年一貫制,既履行傳統班級中班主任的職責,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又是班級的主課教師,完成工作室大部分課程的實踐教學工作。這種一以貫之的管理,能夠確保不同專案課程都為工作室制定的培養目標服務。專案成果評定包括:技術分、成果分、態度分。技術評分以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和專案成果的實現難度為標準;成果分以最終設計的視覺效果為標準,主要考核設計理念和設計的實用性;態度分包括考勤考核以及協作意識等。技術分和態度分由工作室負責人評定,成果分由專案委託方按等級評定,虛擬專案則由工作室邀請相關企業或設計公司相關部門主管評定,使專案教學和市場應用對接。

  二、“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知識的習得

  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取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某門學科的發展、某項技術的進步總是以相應的認知為前提,最後通過經驗的總結得出一般的認識。高職類藝術設計類專業基本上以軟體的操作為主要的工作手段,而熟練的軟體操作能力並不能夠保證會創作出優秀的設計作品。這就要求學生在掌握設計技術的基礎上,具備創意設計的能力。“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的引入,是以專案為依託來傳播知識、傳授技能。通過專案設定的承接性,構建學生在相關專業上的知識體系。

  ***一***專案細分和學科基礎知識結構相結合

  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設計中要體現知識先行的觀念,在專案制定時把專案分為若干個任務,每個任務中都包括知識、技能和專案訓練。把知識的講授和鞏固作為課程授課的基礎。比如:廣告設計工作室的廣告實務專案課程引入××專案,這樣就可以把專案分為:××品牌的廣告調查、××品牌產品分析、××品牌目標消費群體分析、××品牌廣告創意、××品牌平面廣告設計等部分,把各個任務的最終成果綜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專案策劃案。專案細分的過程就是知識細化的過程,把各個任務涉及的知識分別傳授,通過任務把知識應用到操作實踐中去。在最後的整合中,指導學生把專案製作的各個部分綜合起來,檢驗專案製作各部分的統一性,達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

  ***二***一般知識和專案知識相結合

  把“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認知規律應用到專案制課程教學中。在專案實施的開始階段,明確任務完成所需要掌握的知識結構;然後引導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和實操練習,總結得出專案任務的一般知識和一般操作步驟,完成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和總結;接著佈置專案任務,通過上一步總結得到的一般規律或者方法指導分析具體的專案任務,即所要完成××專案的××任務,把總結得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在任務完成階段,結合任務完成的情況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講解。

  三、“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技能訓練的要求

  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下的專案課程要針對專業面對的崗位群和相關崗位對專業技能的要求,設定虛擬訓練專案或者引入真實專案。由於藝術設計工作具有一定的創造性,這要求工作室在設定專案訓練的過程中要把一般技能和具體應用相結合,把多能和一專相結合。

  ***一***一般技能和具體應用相結合

  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的重心環節就是技能的訓練和提高。在技能訓練的過程中要求強調一般技能的熟練掌握。一般技能包含設計工作的基本流程、基本操作步驟以及基本操作規範。一般技能是進行設計創作的基礎,只有熟練掌握這些基本技能才能在具體的設計製作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力。具體應用是學生熟練掌握一般技能的途徑,通過具體應用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設計能力。這種不能夠用語言言明的能力,只有通過應用練習才能夠獲得。工作室引入的真實專案使學生的操作技能、應用能力以及創意設計和市場無縫對接。

  ***二***多能和一專相結合

  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在實施中要體現一專多能的特點。專業特長是學生就業和立足的根本,也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要抓住核心技能,強化練習,要求每個學生在這方面都能夠獨當一面。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可以為難度係數比較大的技能練習提供充足的彈性課時,保證技能訓練的有效性。高職生作為未來工作一線的骨幹、技術員、指揮者,這就要求他們不但要掌握高超的專業技能,還要掌握和專業工作相關的基本技能。工作室的小組協作完成專案任務的學習模式有利於學生對與設計相關領域的知識技能的掌握,既突出了主要矛盾,又兼顧次要矛盾,把專案主要訓練的技能和關聯技能相結合,達到最佳的練習效果。技能是就業的保障,知識是職業提升的基礎,素質是事業發展的必要條件。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下的專案制課程在設計上要體現實踐—理論一體化的教學方針,把技能傳授、知識傳播和素質的提升融入到專案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培養受企業歡迎的合格藝術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程波.高職高專“專案制課程”的開發設計.職業技術教育,2007

  2.朱小平,劉根平.關於專案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交通職業教育,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