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粑粑有奶瓣怎麼辦

  很多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在寶寶的大便中時不時會出現一些白色的東西,其實這就是奶瓣,多是因為寶寶消化不良的表現。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嬰兒大便有奶瓣怎麼辦

  1、嬰兒大便在奶瓣不大則無需擔心

  奶瓣通常是指寶寶大便中出現了白色的顆粒或瓣狀物,這種情況下,家長需要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和食慾,如果精神不錯,也吃得香,睡覺正常,體重增長也是正常的話,就不用擔心。由於奶粉中的各種新增物質,寶寶很容易發生消化不良的情況,比如說大便量多、泡沫多、粥樣、蛋花樣、稀水樣並伴有酸臭味。而如果寶寶拉屎有奶瓣的話,則是因為蛋白質、脂肪消化不良所致,此時應該減少餵奶時間和餵奶量,多喝水。如果寶寶大便中的奶瓣不超過米粒大小,普遍認為屬於正常範疇,媽媽無需過分擔心。但是,當大便中的奶瓣大於米粒大小時,家長應給予足夠重視。

  2、嬰兒大便有奶瓣需要合理飲食

  如果一直有奶瓣,可以在兩餐之間給寶寶喂些水,幫助消化。如果是添加了輔食的寶寶,要注意輔食不要太油膩,每次寶寶吃完飯之後,先不要讓他躺下,可以給他按摩一下腹部,並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3、嬰兒大便有奶瓣需要健康的母乳

  當母乳中脂肪含量過多是,新生兒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糞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這時可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容易消化,富於營養,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必要時母親可在餵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先飲一大杯淡鹽開水,稀釋乳汁,然後再給孩子哺乳。建議媽媽飲食不要過於油膩,蛋白質不要太多,媽媽不要補鈣過量,也要注意寶寶腹部保暖,若身高體重增長正常,媽媽就不用過於擔心,平時給寶寶適當增加白開水的量,喂完奶後給寶寶腹部按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必要時按醫生建議指導下給寶寶吃點益生菌。

  4、嬰兒大便有奶瓣要注意奶粉的沖泡

  媽媽們應該檢查是不是奶粉沖泡過程中,濃度過高,寶寶吃撐了上火。這個時候,媽媽們就應該做的是,降低沖泡奶粉的濃度,不要用純淨水去泡奶粉,普通的自來水燒開就可以了。媽媽兩餐奶中間要給寶寶適當喝水,餵奶後半小時可以腹部按摩,也要詢問一下寶寶是否有補鈣,因為鈣不可能完全消化吸收,必要時在醫生的建議指導下給寶寶喝點益生菌。

  嬰兒大便有奶瓣是何原因

  1、嬰兒大便有奶瓣是正常生理原因

  餵哺母奶或寶寶配方奶粉的初生寶寶,其糞便中常會發現一些白色顆粒,這些白色顆粒外面包著通明黃色或棕色物質,此乃由於初生寶寶胃腸未發育完全以及消化道的消化酶還沒有完全成熟的關係,導致脂肪消化不完全而排出於糞便中,這些俗稱為生理性糞便,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可請媽媽們放心。

  2、嬰兒大便有奶瓣是消化不良造成的

  排便有奶瓣蛋並且呈花樣便***大便稀且酷似雞蛋花樣***,每日5-6次。這是由於蛋白質,脂肪消化不良所致。此時應減少母乳餵養的時間及喂量。吃母乳的寶寶可能和媽媽的飲食有一定的關聯,也和寶寶消化道發育不完善有關。

  3、嬰兒大便有奶瓣是因為脂肪皂化原因

  由於部分脂肪皂化後,與多餘的鈣相結合形成的,部分未吸收的就會形成“奶塊”樣東西,稱蛋白塊或脂肪球,這是正常情況,因為孩子消化能力弱,所以衝調奶粉一定要按照比例衝調,濃度不能太高,按照正確方法轉奶,可以給寶寶實施少量多餐的方法進行改善。

  怎樣判斷寶寶大便是否正常

  1、寶寶的正常大便是怎樣的

  母乳餵養的寶寶,正常大便是外觀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有一股甜酸氣味,但不臭,無明顯粘液,偶有顆粒樣奶瓣或微帶綠色,每日3-5次,有的小兒每日排便也可達6-7次,但每次量不多,性狀也好,體重照常增加,營養狀態很好,這不是病態,不需要任何處理。

  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呈淡黃色或土黃色,質較硬,乾燥成形,往往不粘汙尿布,如奶中糖多則變軟,並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正常每天排便1-2次或隔1-2天一次。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各種食物的增加,大便就逐漸與成人相同。

  2、怎樣根據寶寶大便來護理

  新生兒的大便呈黃色,且糞與水分開,大便次數增多,說明新生兒消化不良,提示母乳中含糖分太多。因為糖分過度發酵使新生兒出現腸脹氣、大便多泡沫、酸味重,媽媽應該限制糖的攝入量,適當控制澱粉的攝入量。

  當母乳中蛋白質過多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時,新生兒的大便有硬結塊,惡臭如臭雞蛋味,此時媽媽應該注意限制雞蛋、瘦肉、豆製品、奶類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的攝入量。

  當母乳餵養不足時,大便色綠量少且次數多,呈綠色粘液狀,新生兒常因飢餓而多哭鬧。這種情況只要給予足量餵養後,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