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字的寫法是怎樣的

  漢字的字型結構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古代漢子的寫法相信就有很多人不是很瞭解了吧。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古代漢字的書寫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古代漢字的寫法

  象形

  屬於“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月”字像一彎明月的形狀,“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艸”***草的本字***是兩束草,“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我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象形字來自於圖畫文字,但是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侷限性很大,因為有寫事物是畫不出來的。

  指事

  屬於“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指事字含有繪畫較抽像中的東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以作標示;“凶”字則是在陷阱處加上交叉符號;“上”、“下”二字則是在主體“一”的上方或下方畫上標示符號;“三”則由三橫來表示。這些字的勾畫,都有較抽像的部份。

  形聲

  屬於“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份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例如“櫻”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種樹木,聲旁是“嬰”,表示它的發音與“嬰”字一樣;“籃”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製物品,聲旁是“監”,表示它的發音與“監”字相近;“齒”字的下方是形旁,畫出了牙齒的形狀,上方的“止”是聲旁,表示這個字的相近讀音。

  會意

  屬於“合體造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併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表達字義;“解”字的剖拆字義,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開來字達;“鳴”指鳥的叫聲,於是用“口”和“鳥”組成而成。

  轉註

  屬於“用字法”。不同地區因為發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閡,以至對同樣的事物會有不同的稱呼。當這兩個字是用來表達相同的東西,詞義一樣時,它們會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義都是長者;“顛”、“頂”二字,本義都是頭頂;“竅”、“空”二字,本義都是孔。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讀音上也是有音轉的關係。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語裡有的詞,沒有相應的文字對應。於是就找一個和它發音相同的同音字來表示他的含義。例如“自”本來是“鼻”的象形字,後來借作“自己”的“自”。

  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草書→ 楷書 → 行書。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型稱為 “漢字七體”。

  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會意的造字原則,形聲字只佔20%。

  金文***鐘鼎文***:殷代影象金文,先秦稱銅為金,故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鐘鼎文、彝器款識。與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顯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實的寫法,使形象生動逼真,渾厚自然。與甲骨文筆道細、直筆多、轉折處多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

  周宣王時鑄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銘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銅器銘文最長者。

  篆書: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

  大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別創新體,以趨簡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因其為史籀所作,故世稱"籀文"。大篆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所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小篆: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標準字型。由大篆簡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筆力遒勁之意。小篆之形體結構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作了改換歸併。與大篆相比較無象形性。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其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極重大的意義。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隸書:從小篆向隸書演變的第一步,最顯著的變化是從婉曲的錢條變為平直的筆畫,從無角變成有角。

  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

  草書: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草書本於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其多用於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展而成為“今草”,即通常人們習稱的“一筆書”。今草大部分較章草及行書更趨於簡捷。草書給予觀者豪放不羈、流暢之感。

  楷書: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型。“楷書“又名真書、正書、今隸。楷書有一種穩重而衍生出寧靜之感;文字因個人書寫的方式、性格之異,而有不同風格的同一字型。

  行書:“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字***體。行書不同於隸、楷,其流動程度可以由書寫者自由運用。行書表現出浪漫唯美的氣息。行書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形容其字雄強俊美,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古代漢字字形的演變過程

  一、古文字階段

  古文字階段包括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直至秦代的小篆這一歷史時期。其間流行的主要書體包括甲古文、金文和篆書。古文字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字形帶有一定的圖畫痕跡,象形意味比較濃,採用線條化的筆道、還沒形成漢字的“筆畫”

  1、甲骨文

  甲骨文是古代寫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午***才被發現,最初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殷墟,所以又稱甲骨文為“殷墟文字”。

  這些文字大多是殷商王朝利用龜甲獸骨占卜吉凶時寫刻的卜辭和與占卜有關的記事文字,故又稱為“卜辭”。

  甲骨文大部分為契刻,也有少量墨書;有直接契刻的,也有先書後刻的。因大多是契刻的,故又稱“契文”。

  甲骨文大部分為殷商遺物,近年在陝西扶風、岐山一帶的周原等地,也發現了一些西周時代的甲骨,稱為“周原甲骨”。

  一百多年來,考佔發掘有字的甲骨己累計十多萬片,甲骨文單字共4500字左右,其中經研究考釋,已經釋讀的約有1700字,現在古文字學家還在繼續研究之中。

  2、金文

  古代鑄或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通常專指商、周、秦、漢時期的銘文。因鍾和鼎是古代的重器,言鐘鼎可以概括其餘的銅器,所以又稱為“鐘鼎文”。凹入的陰文稱“款”,凸出的陽文稱“識”,故又稱為“鐘鼎款識”。

  金文略晚於甲骨文,是介於甲骨文與篆文之間出現的書體。

  商代的金文遺留下來不多,字型與甲骨文比較相近。人們常將周代的銘文作為金文的代表。周代之後的銘文,字型逐漸過渡到篆書。

  3、篆書

  “篆書”又稱“篆文”,可分為“大篆”和“小篆”兩類。

  “大篆”,是對“小篆”而言的,是秦統一文字之前在秦國通行的字型。許慎所說的“史籀大篆”,是指“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魏晉以下此書全佚。今其文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

  “小篆”是在“史籀大篆”的基礎上形成的。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割據而形成“文字異形”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箇中央集權的大帝國。政治上的高度統一,必然要求文化上的大一統,要求文字的統一,於是,“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愛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李斯、趙高、胡毋敬等人是這次統一文字的積極參與和制定者。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佔有重要地位。

  二、今文字階段

  4、隸書

  隸書發端於週末,1980年在四川省青川縣郝家坪戰國秦墓中出土有木牘兩件,上有墨書,字型與大篆有很大不同。具有簡省盤曲、筆道改圓為方的顯著特點。且字形不像篆書那樣長方形,而呈扁方形。用筆也不似篆書的粗細均勻,而是輕重頓挫,已經略有“蠶頭燕尾”之勢,可以看作隸書之濫殤,是由篆向隸過渡的字型。

  隸書之名的由來,有種種說法。《漢書·藝文志》:“是時始造隸書矣,起於官獄多事,苟趨省易,施之於徒隸也。”這是說,因為施用於徒隸,所以稱為“隸書”。另一說程邈為衙獄吏,得罪,幽系雲陽,增減大篆體,去其繁複,始皇善之,出為御史.所以稱其書體為隸書。

  至於程邈造隸之說,自古頗為流行。但隸書的形成是個漸變的過程,上文已經說到,戰國時一些文字就有了隸書的筆態,隸者篆之捷,趨捷趨簡是文字書寫的大趨勢,應該說,是廣大漢字使用者造就了隸書這一書休,程邈可能是曾經對它加以整理規範,而不是獨自創造了隸書。

  存世的秦時隸書,以《雲夢睡虎地泰簡》為代表。其字化篆書的縱勢為橫勢,字形不是長方形而趨於正方或扁方形;它已經擺脫了篆書用筆均勻圓轉的特點,變成了橫直的筆勢。這種由篆向隸過渡的字型.書法家稱之為“古隸”。

  到了漢代,隸書代替篆書而成為標準書體。字形扁平、波筆捺腳成為隸書的顯著特點。從隸書始,形體從線條轉為筆畫,標誌著漢字由“古文字”階段跨入了“今文字”階段。

  5、楷書

  隸書對篆書來講,是極大的進步,是漢字發展史上的—大飛躍,是今文字階段的開山書體。其書寫比盤曲詰詘的篆書簡便得多,但其形要求“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寫起來仍然不很快捷。許慎《說文·敘》中所說“漢興有草書”,就是將隸書又加以簡化而成的一種字型,因其草率而就,故稱為“草書”。草書雖書寫快捷,但書寫草率,辨識不易,且無統一標準,漫漶無紀。為糾其偏,楷書應運而生。所謂“楷書”,意思就是可以作為典範楷模的書體。

  楷書萌芽於東漢末期,《晉書·衛恆傳》:“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可惜其字今已不可得見,其“楷法”也就無從察考了。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體,表現出鮮明的半隸半楷的特徵,如三國吳鳳凰元年***公元272年***的《谷朗碑》、東晉大亨四年***公元405年***的《爨寶子碑》等,都可以看出隸書向楷書過渡的

  明顯痕跡。至隋唐,楷書完全脫離隸法,發展成熟為一種新的書體。

  楷書形體方正,行筆平直,減省了隸書筆畫的波磔,書寫更加快捷方便。這種橫平豎直的方塊形結構,一直保持至今,成為正體漢字的典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