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雍正的傳奇故事
說道雍正,相信大家一定會覺得很莊嚴,嚴肅,那麼你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雍正戲尹泰
雍正非常喜歡尹泰的兒子尹繼善。尹繼善是雍正元年的進士,六年之間,已由翰林升為江蘇巡撫。有一次聊天的時候雍正說:"為人處事你應該多學學我信任的大臣李衛、田文鏡和鄂爾泰。"繼善回答說:"李衛,臣學其勇,不學他粗魯;田文鏡,臣學其勤,不學他刻薄;鄂爾泰,優點非常多,但臣也不能學他剛愎自用。"雍正聽了,覺得他說的句句中肯,很是欣賞,就調升他為雲貴總督。
尹繼善有一天回京,雍正召見他的時候問:"你的母親受封了沒有?朕知道你家的情況,回去準備準備,我馬上下旨。"尹繼善原是其父尹泰的小妾徐氏所生,按說母以子貴,徐氏是可以請封的,但是尹泰家法森嚴,繼善提過一次,被父親尹泰罵了個狗血噴頭,再也不敢提了。所以徐氏到現在還是每天衣著簡樸,和僕人們一起小心伺候著老爺太太。
尹繼善拜謝下來,回家告訴了父親。沒想到尹泰非但不喜,反而大怒,罵尹繼善說:"肯定是你向皇上懇求來的,你想用皇上來壓我是不是?!"二話不說叫來家人,杖責繼善,把個繼善打得呼天喊地,頂戴上的孔雀翎都給打掉了。徐氏想到禍由己起,只得替兒子長跪請罪。
雍正耳目靈通,自然很快知道了這件事。第二天,尹府的門房匆匆跑來報告,說朝廷派人來了。說話間就見內監、宮娥四人,帶著一些皇帝賜的衣物已經進院。尹泰沒辦法,就率領繼善迎了上去。那宮娥傳旨要面見徐氏,家人引著來到房內。宮娥見了徐氏,將翬衣翠茀獻了上去,並扶著徐氏坐在床邊,重新梳了雙叉寶髻,珠釵瓔珞,插了滿頭。打扮期間,外面王公的福晉,大臣的命婦以及夫人、格格陸續而至。車如流水,馬如游龍,把尹泰家熱鬧得花團錦簇。兩個太監則七手八腳掛燈結綵。尹泰不知道怎麼回事,問太監,太監口口聲聲是奉皇上的旨。看看內外整治完備,門房又報內閣大學士捧詔書來到尹府。大學士從中門而入,高呼:"有詔,尹泰,同夫人徐氏,總督繼善,一起跪聽宣讀。"詔書上,雍正說道:"大學士尹泰,朕如果不是看在你的兒子繼善聰慧能幹、忠心耿耿的份上,就不會封你為大學士。可是如果沒有你的小妾徐氏,又怎麼會有繼善?現在朕封徐氏為一品夫人,尹泰你要先向你的妻子徐氏三叩頭,然後再謝我。"內閣大學士宣讀完畢,宮娥們扶起夫人,南面坐定。尹相國一想:"這皇上真是惡作劇了,當著這麼多的同僚、學生的面,丈夫拜妾,成什麼體統?"然而又怎敢抗旨,只好聽憑太監引著,在徐氏夫人的面前老老實實地磕了三個響頭。
雍正幽默批示
雍正帝批示奏摺很認真,有的批示還很睿智幽默,讀來令人發笑。比如,有個官員犯了罪,在獄中給雍正寫悔過書,以期得到雍正的赦免,內有“辜負天恩,羞懼交併”兩句話,雍正在一旁批道:“知汝懼死實甚,然羞則未也。”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過羞愧與否倒不一定
又如,在某都督的密奏上批:“朕未踐祚,即諗知汝,汝謂朕為盲耶?”我沒當皇帝時,就知道你的德性,你以為我眼瞎嗎在某巡撫的奏摺上批:“善治本省,朕雖未悉汝面,然汝之政績朕皆諗悉,莫謂朕無耳也。”好好幹,我雖沒見過你,但你的成績我瞭如指掌,不要說我的耳朵不管用
有次宮裡邀請了個戲班子,欲在宮中搭臺唱戲,有位御史認為此舉有失體統,力諫不可以,而且還很固執地一連上了三道奏摺,最後雍正不耐煩了,在奏摺上批道:“爾欲沽名,三摺足矣。若再瑣瀆,必殺爾。”你想沽名釣譽,有這三個摺子就夠了,如果再敢囉唆,要你的小命
還有一個揭老底的批示,更是讓人忍俊不禁:“汝以朕為可欺乎?汝忘朕即位之時,已年過四十矣,官吏情偽朕盡知之。朕在藩邸時,即知汝名曾列彈章,汝又送朕禮物,冀朕在大行皇帝前轉圜。汝此後其小心謹慎,一舉一動,不能逃朕之洞鑑也。”你以為我是好騙的嗎?你別忘了我登基時都四十多歲了,你們每個官吏的情況我都知道,你也不例外,我沒當皇帝時就知道你曾經被彈劾過,你還給我送禮物,希望我在先皇面前替你美言。告訴你,你以後給我小心著點,你的一舉一動,是逃不過我的眼睛的。
雍正且去賣字
雍正當皇子時,喜歡微服出行。某年到杭州,準備泛舟西湖遊玩一番,剛出湧金門,就看到一個書生在賣字,筆法頗為精到,雍正便讓他寫了一副對聯。其中有個“秋”字,書生卻將“火”字寫在了左邊。雍正便問書生“秋”字是不是寫錯了。書生不以為然,說沒寫錯,然後拿出一本名帖,翻開讓雍正比對。雍正便問他,既然如此博學,為何不去博取個功名,幹嗎要在這兒賣字為生。書生說他家裡窮,連老婆孩子都養不起,只能靠賣字為生,哪還敢想什麼大富大貴。雍正於是慷慨解囊,說可以資助他博取個功名,書生萬分感謝,後來還真就考取功名,入了翰林。
此時雍正也已登基,一日從名冊上看見書生的名字,想起那次杭州之行,於是召其入內。雍正隨手寫了一個“和”字,故意將“口”字寫在了左邊,然後讓人拿給書生看。書生不明所以,回答說這是個錯字。雍正微笑不語。第二天,雍正讓書生拿著詔書去浙江,浙江巡撫受詔,詔書中說:命此書生在湧金門再賣字三年,再來供職。書生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