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棹歌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蘭溪棹歌》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創作的名篇,描寫了春夜蘭溪江邊的山水美景和漁民的歡樂心情。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欣賞。
《蘭溪棹歌》詩歌原文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蘭溪棹歌》詩歌翻譯
一彎蛾眉月掛在柳灣的上空,月光清朗,涼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鏡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漲,魚群爭搶新水,夜半人靜之時紛紛湧上溪頭淺灘。
註釋
1蘭溪:蘭溪江,也稱蘭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蘭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搖櫓時唱的歌。
2涼月:新月。
3越:古代東南沿海一帶稱為越,今浙江省中部。
4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開時下的雨。
5棹歌:漁民的船歌。
6三日:三天。
《蘭溪棹歌》詩歌賞析
這是一首富於民歌風味的船歌。全詩以清新靈妙的筆觸寫出了蘭溪的山水之美及漁家的歡樂之情。
歌唱當地風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劉禹錫《踏歌詞》取景多在日間。因為在麗日豔陽照映下,一切景物都顯得生氣蓬勃、鮮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們的美。此篇卻獨出心裁,選取夜間作背景,歌詠江南山水勝地另一種人們不大注意的美。這是它在取材、構思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涼月如眉掛柳灣”,首句寫舟行所見岸邊景色:一彎如眉的新月,對映著清冷的黑暗,正低掛在水灣的柳梢上。雨後的春夜,月色顯得更加清澄;時值三月從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條已經垂縷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於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鏡中看”,此句轉寫水色山影。浙江一帶古為越國之地,故稱“越中”。“山色鏡中看”,描繪出越中一帶水清如鏡,兩岸秀色盡映水底的美麗圖景。句內“中”字復迭,既增添了民歌的詠歎風味啊,又傳遞出夜間行舟時於水中一邊觀賞景色,一邊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船繼續前行,不覺意間已從平緩如鏡的水面駛到灘頭。聽到灘聲嘩嘩,詩人才聯想到連日春雨,蘭溪水漲,灘聲聽起來也變得更加急驟了。在灘聲中,似乎時不時聽到魚兒逆水而行時發出的潑刺聲,詩人又不禁想到,這該是撒歡的鯉魚趁著春江漲水,在奔灘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間桃花開時,每有綿綿春雨。這種持續不斷的細雨,能使江水上漲,卻不會使水色變渾,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鏡的描寫,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則自無“山色鏡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見詩人觀察事物描寫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來比較黯淡朦朧,這裡特意選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覺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間本來比較寧靜,這裡特意寫到鯉魚上灘的聲響,遂使靜夜增添了活潑的生命躍動氣息。實際上,這裡所寫的“三月桃花雨”與“鯉魚來上灘”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灘聲喧譁而有此聯想,後者因游魚潑刺而有此猜測。兩者都是詩人的想象之景。正因為多了這一層想像的因素,詩情便顯得更為濃郁。
通觀全詩,可以發現,這首船歌雖然以蘭溪之夜作為背景,但它著重表現的並非夜的靜謐朦朧,而是蘭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這,正體現出這首詩獨特的民歌氣韻,漁家的歡樂之情。
- 蘭溪棹歌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 弱種子也要發芽中考閱讀題原文及答案解析
- 母親的病友名單閱讀題答案
- 西洋參什麼季節吃最好
- 關於新一週內的星座運勢
- 哪些情形下會終止鑑定或補充鑑定
- 楊家槍的簡介
- 關於勇氣的話題作文5篇***2***
- 小學生教師節發言
- 藍色美人蕉的花語及由來
-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題
- 六年級寫人寫事作文
- 令人感動的動漫臺詞分享
- 小學數學總結手抄報
- 簡單又漂亮的端午節手抄報圖片大全
- 膝上型電腦如何設定屏保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觀潮的教學設計
- 婚禮賓客的五大注意事項
- 河南高考作文如何寫
- 對喬布斯的評價英文版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