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忽後意思

注音 ㄓㄢ ㄑㄧㄢˊ ㄏㄨ ㄏㄡˋ

拼音 zhān qián hū hòu

釋義 瞻:視,望。形容難以捉摸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簡體字 瞻前忽后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例子 明·唐順之《答王遵巖》:“然以為有物,則何睹何聞;以為無物,則參前倚衡。瞻前忽後,非胸中不掛世間一物,則不能見得此物。”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