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的意思

注音 ㄊㄠ ㄍㄨㄤ

拼音 tāo guāng

基本釋義

⒈  斂藏光采。

⒉  比喻隱藏聲名才華。

⒊  唐代名僧,蜀人,能詩,住杭州靈隱寺,與郡守白居易為詩友。穆宗長慶年間,於靈隱山西北巢枸塢築寺,後人名之韜光寺,亦省稱韜光。

國語辭典簡編本

韜光「ㄊㄠ ㄍㄨㄤ」

比喻人隱藏才能而不外露。

造句王老先生年高德劭,尤其深諳韜光之道,因此得到大家的敬重。

國語辭典修訂本

韜光「ㄊㄠ ㄍㄨㄤ」

⒈  藏匿光芒。比喻人隱藏才能而不外露。

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是以聖人韜光,賢人遁世。」

引證解釋

⒈  斂藏光采。

漢 孔融 《離合作郡姓名字詩》:“玟璇隱曜,美玉韜光。”
唐 韓偓 《元夜即席》詩:“桂兔韜光雲葉重,燭龍銜耀月輪明。”

⒉  比喻隱藏聲名才華。

南朝 樑 蕭統 《<陶淵明集>序》:“聖人韜光,賢人遯世。”
元 穀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學 子陵 遁跡在 嚴灘,似 呂望 韜光在 渭川。”
魯迅 《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韜光里巷,處之怡然。”

⒊  唐 代名僧, 蜀 人,能詩,住 杭州 靈隱寺,與郡守 白居易 為詩友。 穆宗 長慶 年間,於 靈隱山 西北 巢枸塢 築寺,後人名之 韜光寺,亦省稱 韜光。

清 周準 《宿靈隱寺梵香閣曉起眺望》詩:“行當訪 韜光,直上鬆雲頂。”
張昭漢 《絕句十二首和先君韻》之四:“竹杖芒鞋任所適,朝遊 靈隱 暮 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