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ㄣ ㄒ一ㄤ

拼音 jīn xiāng

基本釋義

⒈  五行之說,謂水勝火。

⒉  比喻完美的形式。

⒊  指貼金的佛菩薩等像。

德語 metallographisch (Adj)​

國語辭典修訂本

金相「ㄐ一ㄣ ㄒ一ㄤ」

⒈  語本形容美好的文章或言論。

《詩經·大雅·域樸》:「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文藻條流,託在筆札。既馳金相,亦運木訥。」
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謀夫之話,辨士之端,冰釋泉湧,金相玉振。」

引證解釋

⒈  五行之說,謂水勝火。

漢 應劭 《風俗通·祀典·稷神》:“未之神為稷,故以癸未日祠稷於西南,水勝火為金相也。”

⒉  比喻完美的形式。

南朝 齊 謝朓 《秋夜講解》詩:“惠唱摛泉湧,妙演發金相。”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文藻條流,託在筆札。既馳金相,亦運木訥。”
詹鍈 義證:“金相,比喻文章的形式完善。”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粲粲門子,菲菲國香,家傳玉樹,人詠金相。”

⒊  指貼金的佛菩薩等像。

明 王世貞 《淨樂宮》詩:“末法開金相,真王得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