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藉的意思

注音 ㄍㄥ ㄐ一ㄝˋ

拼音 gēng jiè

基本釋義

⒈  亦作“耕籍”。亦作“耕耤”。

⒉  古時每年春耕前,天子、諸侯舉行儀式,親耕藉田,種植供祭祀用的穀物,並以示勸農。歷代皆有此制,稱為耕藉禮或籍田禮。據《禮記·月令》,其禮為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至清末始廢。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耕籍”。亦作“耕耤”。古時每年春耕前,天子、諸侯舉行儀式,親耕藉田,種植供祭祀用的穀物,並以示勸農。歷代皆有此制,稱為耕藉禮或籍田禮。據《禮記·月令》,其禮為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至 清 末始廢。

《禮記·祭義》:“耕藉,所以教諸侯之養也。”
《宋書·禮志一》:“晉 武帝 末,有司奏:‘古諸侯耕籍百畝,躬秉耒耜,以奉社稷宗廟,以勸率農功。今諸侯治國,宜修耕籍之義。’”
《舊唐書·禮儀志四》:“玄宗 欲重勸耕藉,遂進耕五十餘步,盡壠乃止。”
《清史稿·禮志二》:“乾隆 三年,帝初行耕耤禮,先期六日,幸 豐澤園 演耕,屆日饗先農,行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