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懨懨的意思
注音 ㄅ一ㄥˋ 一ㄢ 一ㄢ
拼音 bìng yān yān
基本釋義
⒈
病懨懨「ㄅ一ㄥˋ 一ㄢ 一ㄢ」
⒈ 久病慵懶的樣子。元·高栻〈集賢賓·倚幃屏套·醋葫蘆〉曲:「這些時病懨懨骨似柴,悶昏昏心似痴。」也作「病厭厭」。
引《董西廂·卷五》:「張君瑞病懨懨擔帶不去。說不得淒涼,覷不得恓楚。」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病厭厭”。病弱精神不振貌。
引宋 歐陽修 《定風波》詞:“把酒送春惆悵甚。長恁,年年三月病厭厭。”
元 貫雲石 《一枝花·離悶》套曲:“病懨懨損容顏,悶昏昏多少愁煩。”
沙汀 《酒後》:“老太婆忽然病懨懨走過來。”
▸ 悶懨懨
▸ 苦懨懨
▸ 煩懨
▸ 瘦懨懨
▸ 無懨
▸ 懨煎
▸ 諍懨
▸ 醉懨懨
▸ 日射病
▸ 熱病
▸ 三病四痛
▸ 卻病延年
▸ 齲病
▸ 染病
▸ 犬馬病
▸ 卻病
▸ 驅病
▸ 求民病利
▸ 祛病延年
▸ 請病
▸ 寢病
▸ 千災百病
▸ 瞧病
▸ 切中時病
▸ 喪病
▸ 乞病
▸ 氣鬲病
▸ 瓶盞病
▸ 七病八倒
▸ 貧病交攻
▸ 貧病交加
▸ 貧病交迫
▸ 貧非病
▸ 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