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鑑的意思
注音 ㄔㄨㄟˊ ㄐ一ㄢˋ
拼音 chuí jiàn
基本釋義
⒈ 留作鑑戒。
⒉ 猶言俯察。
垂鑑「ㄔㄨㄟˊ ㄐ一ㄢˋ」
⒈ 賜鑑、俯察。書牘中常用為冒頭敬辭。
引清·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卷一·葉尚書方藹》:「伏惟垂鑑不宣。藹再頓首。」
引證解釋
⒈ 留作鑑戒。
引明 李贄 《譎奸論》:“吾又以知譎之無益,奸之受禍也。故作《譎奸論》以垂鑑焉。”
魯迅 《偽自由書·言論自由的界限》:“這我是親眼見過好幾回的,非‘賣老’也,不自覺其做奴才之君子,幸想一想而垂鑑焉。”
⒉ 猶言俯察。 清 顏光敏 《顏氏家藏尺牘·葉尚書方藹》:“伏惟垂鑑不宣。
引藹 再頓首。”
孫中山 《臨時大總統宣告各友邦書》:“猶恐世界各邦,或昧於吾民睦鄰之真旨,故將下列各條,披瀝陳於各邦之前,我各邦尚垂鑑之。”
▸ 審鑑
▸ 三垂線定理
▸ 睿鑑
▸ 三垂
▸ 軟垂垂
▸ 鵲鑑
▸ 染指垂涎
▸ 取鑑
▸ 人鑑
▸ 青鑑
▸ 青史垂名
▸ 親子鑑定
▸ 巧垂
▸ 曲垂
▸ 清鑑
▸ 前轍可鑑
▸ 鉛垂線
▸ 窮鑑
▸ 前鑑
▸ 器鑑
▸ 秦鑑
▸ 清洌可鑑
▸ 情鑑
▸ 破鑑
▸ 品花寶鑑
▸ 前車可鑑
▸ 品鑑
▸ 披垂
▸ 偏鑑
▸ 前車之鑑
▸ 年鑑
▸ 內垂門
▸ 年華垂暮
▸ 鵬垂
▸ 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