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府的意思

注音 ㄕㄨㄟˇ ㄈㄨˇ

拼音 shuǐ fǔ

基本釋義

⒈  神話傳說中水神或龍王所住的地方。

⒉  用為水神的稱號。

⒊  指水的深處。

⒋  星官名。

⒌  膀胱的別名。俗稱尿脬。

國語辭典修訂本

水府「ㄕㄨㄟˇ ㄈㄨˇ」

⒈  水深的地方。

南朝宋·鮑照〈河清頌〉:「泉石凝澱,水府清涓。」
唐·姚合〈莊居野行〉詩:「採玉上山顛,探珠入水府。」

⒉  水神或水神所住的地方。

《文選·木華·海賦》:「爾其水府之內,極深之庭,則有崇島巨鼇,垤堄孤亭。」

⒊  星名。

《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東井西南四星曰水府,主水之官也。」

引證解釋

⒈  神話傳說中水神或龍王所住的地方。

晉 木華 《海賦》:“爾其水府之內,極深之庭,則有崇島巨鰲,垤堄孤亭。”
唐 劉禹錫 《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初辭水府出,猶帶龍宮腥。”

⒉  用為水神的稱號。

《宋史·禮志五》:“詔封 江州 馬當 上水府, 福善安江王 ; 太平州 採石 中水府, 順聖平江王 ; 潤州 金山 下水府, 昭信泰江王。”

⒊  指水的深處。

唐 韓愈 《貞女峽》詩:“懸流轟轟射水府,一瀉百里翻雲濤。”
唐 姚合 《莊居野行》詩:“採玉上山巔,探珠入水府。”

⒋  星官名。

《晉書·天文志上》:“東井西南四星曰水府,主水之官也。”

⒌  膀胱的別名。俗稱尿脬。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太陽病上》:“君澤瀉之鹹寒,鹹走水府,寒勝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