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的意思

注音 一 ㄓˋ

拼音 yī zhì

詞性 形容詞

基本釋義

⒈  沒有分歧。

unified; consistent; concerted; identical;

相似詞

相似 劃一 一律 類似 相同 絕對 一概 同等 相仿

相反詞

分歧 紛歧 相反


英文 unanimous, identical (views or opinions)​

德語 Übereinstimmung (S)​, einmütig, übereinstimmend, einhellig (Adj)​

法語 unanimement, à l'unanimité, identique, unanime

國語辭典簡編本

一致「ㄧ ㄓˋ (變)ㄧˊ ㄓˋ」

趨向相同。

造句步調一致、言行一致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一致「一 ㄓˋ」

⒈  趨向合一。

《文選·班固·幽通賦》:「三仁殊於一致兮,夷惠舛而齊聲。」
《文選·江淹·雜體詩·張廷尉》:「領略歸一致,南山有綺皓。」

如:「步調一致」、「言行一致」。

一律

分歧 紛歧

引證解釋

⒈  趨向相同。亦謂沒有分歧。

《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晉 陸機 《秋胡行》:“道雖一致,塗有萬端。”
宋 曾鞏 《上範資政書》:“推而通之,則萬變而不窮;合而言之,則一致而已。”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一:“作者用一致之思,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魯迅 《且介亭雜文·憶韋素園君》:“未名社 的同人,實在並沒有什麼雄心和大志,但是,願意切切實實的,點點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卻是大家一致的。”

⒉  猶一律。

老舍 《駱駝祥子》三:“四外由一致的漆黑,漸漸能分出深淺,雖然還辨不出顏色,可是田畝遠樹已都在普遍的灰暗中有了形狀。”
老舍 《正紅旗下》十一:“花廳裡的木器一致是楠木色的,藍與綠是副色。”

⒊  猶言一得。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若乃齷齪於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間之迴驟,豈萬里之逸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