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百慮的意思
注音 一 ㄓˋ ㄅㄞˇ ㄌㄩˋ
拼音 yī zhì bǎi lǜ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趨向雖然相同,卻有各種考慮。常指慮雖百端,理歸於一。語出《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一致百慮「一 ㄓˋ ㄅㄞˇ ㄌㄩˋ」
⒈ 語本指歸於同一趨向,卻有各種不同的思慮。
引《易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後漢書·卷三〇下·郎?傳》:「易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同歸殊塗,一致百慮。』」
引證解釋
⒈ 趨向雖然相同,卻有各種考慮。常指慮雖百端,理歸於一。
引語出《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孔穎達 疏:“一致而百慮者,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百種,必歸於一致也。”
隋煬帝 《寶臺經藏願文》:“殊塗同歸,一致百慮,內外交融,義同泯合。”
《朱子語類》卷七六:“天下何思何慮一句,便是先打破那個思字,卻説同歸殊塗,一致百慮。”
▸ 百慮一致
▸ 人一己百
▸ 齊心一致
▸ 千思百慮
▸ 舉一廢百
▸ 舉國一致
▸ 教一識百
▸ 殲一警百
▸ 諷一勸百
▸ 罰一勸百
▸ 懲一警百
▸ 懲一戒百
▸ 懲一儆百
▸ 步調一致
▸ 表裡一致
▸ 百慮攢心
▸ 百慮
▸ 殺一礪百
▸ 殺一利百
▸ 殺一儆百
▸ 殺一警百
▸ 十一千百
▸ 賞一勸百
▸ 繩一戒百
▸ 殊塗一致
▸ 團結一致
▸ 一吠百聲
▸ 以一儆百
▸ 以一奉百
▸ 一倡百和
▸ 一唱百和
▸ 一通百通
▸ 以一警百
▸ 言行一致
▸ 一呼百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