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倡百和的意思
注音 一 ㄔㄤˋ ㄅㄞˇ ㄏㄜˋ
拼音 yī chàng bǎi hè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一人首倡,百人附和。指附和的人非常多。
英when one starts singing,all the others join in; meet with general approval;
一倡百和「一 ㄔㄤˋ ㄅㄞˇ ㄏㄜˋ」
⒈ 一人提倡,百人附和。比喻響應附和的人很多。語本漢·桓寬也作「一唱百和」。
引《鹽鐵論·結和》:「人罷極而主不恤,國內潰而上不知,是以一夫倡而天下和。」
引證解釋
⒈ 一人首倡,百人附和。極言附和者之多。倡,亦作“唱”。
引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胡公去狐》:“抵暮張燭而坐,夜半,狐鳴後圃中,一倡百和。”
清 王夫之 《讀通鑑論·漢宣帝》:“滑胥疲民,一倡百和,鼓其欲速之辭,而害自此成。”
袁廟 等《辛亥革命徵信錄》:“二十一日晨,因喧傳官錢局錢票無用,一唱百和,擁至 漢口 官錢局強搶。”
▸ 一唱百和
▸ 一倡一和
▸ 人一己百
▸ 舉一廢百
▸ 教一識百
▸ 殲一警百
▸ 諷一勸百
▸ 罰一勸百
▸ 懲一警百
▸ 懲一戒百
▸ 懲一儆百
▸ 彼倡此和
▸ 百和香
▸ 百和
▸ 殺一礪百
▸ 殺一利百
▸ 殺一儆百
▸ 殺一警百
▸ 十一千百
▸ 賞一勸百
▸ 繩一戒百
▸ 一吠百聲
▸ 以一儆百
▸ 以一奉百
▸ 一通百通
▸ 以一警百
▸ 一倡三嘆
▸ 一呼百諾
▸ 一呼百應
▸ 一樹百穫
▸ 一瀉百里
▸ 一了百了
▸ 一了百當
▸ 一致百慮
▸ 一響百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