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
藥材名稱:仙人球
名稱出處:《福建民間草藥》
概況
異名:翅球、刺球(《福建民間草藥》)。
基源:為仙人掌科仙人球屬植物仙人球的莖。仙人球屬全世界有40餘種,中國約有2種引種栽培。
原植物:仙人球Echinopsis multiplex Zucc.,又名仙人拳(《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薄荷苞掌(《拉漢種子植物名稱》)。
形態:莖球形或橢圓形。高15~18cm,綠色,肉質;莖上具縱稜12~14條,在稜上並有叢生的針刺,通常具針刺10~15枚,直硬,黃色或暗黃色,長短不一,呈輻射狀排列,在其網目中有白色的絨毛。花單生,通常是夜晚開放,著生在側面的網目中,即在刺的上方。花為長喇叭花,長20cm許,直徑約2cm,紅色,芳香;花被筒狀,外並具鱗片,鱗腋中並具長毛;子房及花被筒無刺。漿果球形至卵形,無刺;種子細小。花期5~6月。(圖見《浙江藥用植物志》.下冊.圖883)
生境與分佈:多為庭園和溫室栽培。
藥性
性味:甘、淡,平。 ①《福建民間草藥》:“甘,寒。” ②《陸川本草》:“微酸,寒。” ③《湖南藥物志》:“淡,平。”
功效:清肺止咳,消癰止痛。
主治:肺熱咳嗽,痰中帶血,癰腫,湯火傷。 ①《福建民間草藥》:“滑腸,瀉火,消癰。” ②《陸川本草》:“清心肺,止血。治肺熱咳嗽,痰中帶血。” ③《湖南藥物志》:“消腫止痛,行氣活血,祛溼退熱,生肌。”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g(鮮品100~150g)。外用:搗敷或汁塗。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湖南藥物志》:“治手掌瘡毒:仙人球全草,搗爛敷。” ②《福建民間草藥》:“治胃痛:仙人球(剝去外皮)90g,水煎服,每日1~2次。”
食療:《福建藥物志》:“治鼻衄:仙人球30g,豬瘦肉60g。同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