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衣

藥材名稱:水朝陽

名稱出處:《雲南中草藥》

概況

異名:水朝陽草(《滇南本草》),水旋覆、水朝陽花(《雲南中草藥》)。

基源:為菊科旋覆花屬植物水朝陽旋覆花的花。

原植物:水朝陽旋覆花lnula helianthus-aquatica C.Y.Wu ex Ling(Inula serrata Bur.et Franch.;Inula yunnanesis Franch.)

歷史:本品始載於《滇南本草》,稱水朝陽草,《植物名實圖考》收入水草部,記述更詳:“水朝陽草,生雲南水邊,獨莖柔綠,葉如金鳳花葉而肥短,細紋密齒,梢端開花,黃瓣如千層菊,大如小杯,繁心孕實,密葉承跗……”經考證所述即為本種。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莖直立,下部常有不定根,上部有分枝,綠色,有時染以紫斑。葉互生,基部常漸狹成柄,葉片卵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10cm,寬1.4~4cm;中部以上葉基圓形、楔形或有小耳半抱莖,邊緣有細密尖鋸齒,背面有黃色腺點,僅於脈上有短柔毛。頭狀花序單生莖枝頂端,直徑2.5~4.5cm;總苞半球形,總苞片多層,外層線形,被短柔毛,內層線狀披針形,邊緣膜質,具睫毛;舌狀花黃色,舌片頂端具3小齒;管狀花花冠黃色,長約3mm。瘦果圓柱形,有10條淺溝,無毛;冠毛汙白色,短於管狀花冠。花果期6~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75卷,261頁,圖版421~5)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200~3000m的山坡溼地和溪溝邊。分佈於中國西南及甘肅。

生藥

採集:夏季採收,除去雜質,晒乾或陰乾。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黴。

藥性

性味:苦,涼。 ①《雲南中草藥》:“鹹,溫,小毒。” ②《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微苦,涼。”

功效:解表,化痰。

主治:感冒頭痛,胸悶咳喘,痰多。 ①《雲南中草藥》:“止咳平喘,軟堅消痰,散滿止嘔。” ②《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清熱解表,降氣除痰。治感冒頭痛,發熱,咳嗽,鼻炎,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