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鴉椿子
藥材名稱:野菱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刺菱(《綱目拾遺》)。
基源:為菱科菱屬植物野菱的果肉及莖、葉、果皮等。
原植物:野稜Trapa incisa Sieb,et Zucc.
歷史:李時珍於《綱目》菱條內載:“野菱自生湖中,葉實俱小,其角確實刺人。”又《綱目拾遺》載:“刺菱,乃小菱也,生杭州西湖裡,……以其四角尖如鍼芒刺手,故名。”所述應為本種。
形態:一年生水生草本。葉二型,水下葉羽狀細裂,漂浮水面的葉生於莖頂,近頂部膨大成海綿狀氣囊。花單生,有短柄;萼管短,和子房的基部合生,裂片4;花瓣4,白色,生於花盤的外緣;雄蕊4;子房半下位。果實為角質堅果,連角長約2.5cm左右,有4角,上方二角斜向上開展,下方二角向下伸長,角尖成長刺。花期7~8月,果期10月。(圖見《江蘇植物誌》.下冊.542頁)
生境與分佈:生於水塘或田溝內,分佈於中國大部省區。
化學性質
含脯氨酸[1],多種鞣質[2],元素Na、K、Mg、N、P、Cu、Fe、Zn、Mn[3]和Cr[4]等。
參考文獻
[1] CA 1983;99∶19679u。
[2] CA 1983;99∶76851t。
[3] CA 1980;93∶235399w。
[4] CA 1977;87∶13050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