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毛果

藥材名稱:菹草

名稱出處:《天津中藥名錄》

概況

異名:馬藻(通稱)。

基源:為眼子菜科眼子菜屬植物菹草的全草。

原植物:菹草Potamogaton crispus L.,又名扎草、蝦藻(《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多年生沉水草本,根狀莖細長。莖多分枝,略扁平,側枝頂端常結芽苞,芽苞脫落後長成新植株。葉寬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4~7cm,寬0.5~1.5cm,先端鈍或尖銳,基部近圓形或狹,無柄,邊緣波狀而有細鋸齒;托葉薄膜質,長1cm,基部與葉合生,早落。穗狀花序莖頂腋生,梗長2~5cm,穗長12~20cm,疏鬆少花,花被、雄蕊、子房均為4。小堅果寬卵形,長3mm,背脊有齒,頂端有2mm的喙,基部合生。花期4~5月,果期6~7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5冊.10頁.圖6849)

生境與分佈:生於靜水池沼及稻田中。為世界廣泛種;中國各省區均產。

藥性

性味:苦、寒。

功效:清熱利水,止血,消腫,驅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