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毛粗葉木
藥材名稱:稻麴菌
名稱出處:《中國藥用真菌》
概況
異名:梗谷奴(《綱目》),稻綠核(《中國的真菌》)。
基源:為麥角科綠核菌屬真菌稻綠核菌的菌核及分生孢子。
原植物:稻綠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又名豐年谷、豐年穗、粟暴、煤谷(福建)。
歷史:《綱目》載:“粳谷奴,穀穗煤黑者。”又“主治走馬喉痺,燒研,酒服方寸七,立效。”
形態:菌核產生在抽穗後的稻(Oryza sativa L.)的小數(通常3~5粒)小穗上,不規則形或扁平狀,直徑約6~9mm,先在穎的合縫處露出帶青淡黃色的小菌核,後漸膨大,到最後將穎片包起,表面呈現出一層黃綠色粉末即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球形,綠色,壁表粗糙,直徑4~6μm;分生孢子萌發時,產生1至少數幾條菌絲(分枝或不分枝),從其頂端產生1至數個透明無色、長卵形的二次分生孢子。(圖見《中國藥用真菌》.32頁.圖11)
生境與分佈:生於水稻上。分佈於吉林、遼寧、陝西、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化學性質
含琥珀酸、檸檬酸、稻麴菌素A(Ustilaginoidin A)、橙紅色素。
參考文獻
劉波.中國藥用真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