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蕊茶

藥材名稱:蘄蛇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白花蛇、褰鼻蛇(《開寶本草》),百步蛇、棋盤蛇(《全國中草藥彙編》),五步蛇、尖吻蝮(《中國藥用動物志》)。

基源:蝰科蝮屬動物尖吻蝮除去內臟的全體。蝮屬全世界有15種左右,中國產有7種,其中3種藥用。

原動物: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Guenther),又名五步蛇(《中國藥用動物志》)。

歷史:蘄蛇首載《綱目》。在《開寶本草》中稱白花蛇。《本草衍義》寇宗奭對其描述頗詳,謂:“諸蛇鼻向下,獨此蛇鼻向上,背有方勝花紋。”按此描述與現市售的蘄蛇-尖吻蝮符合。

形態:全長1200~1500mm。頭大,三角形,吻端有一翹起的吻突,覆以延長的吻鱗與鼻間鱗。背鱗21(23)-21(23)-17(19)行,起強稜,稜後部隆起成脊,脊後有小結節。尾下鱗前段約20枚為單行,或雜以個別成對的,尾後段均為雙行。頭背棕黑,頭側土黃色,二色截然分明;體側棕褐色為主或稍帶綠色,背面有20個左右規則的大方形斑,方斑由左右兩側大三角形斑在脊中線合擾形成,偶爾也有交錯排列的,斑紋邊緣色深,腹面乳白色;咽喉部有排列不規則的小黑點,腹鱗中央和兩側有大黑斑。(圖見《中國動物藥》.321頁.圖310)

生境與分佈:生活在丘陵或林木繁茂的山區,溪流溝邊的岩石下或雜草中。分佈於中國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地。

生藥

採集:多於夏季捕捉,除去內臟,盤成圓形,用竹片固定,烘乾。

加工炮製:用時將頭、尾去掉,溫水潤軟切成小塊,晒乾;或用黃酒悶潤後去皮骨晒乾。

鑑別:呈圓盤形,盤徑17~34cm,全體具鱗片。頭在中央稍向上,呈扁三角形,吻端向上突出,習稱“翹鼻頭”眼後至頸側有1條黑色斑紋,口寬大,上顎有1對毒牙。背部紅棕色,有24個灰白色菱方形斑紋,習稱“方勝紋”。腹部灰白色,鱗片較大,有多數類圓形黑斑,習稱“連珠斑”內表面黃白色,可見脊椎骨及肋骨。氣腥,味微腥。

以頭尾齊全,條大、花紋明顯、內壁潔淨者為佳。

化學性質

尖吻蝮蛇毒為乳白色粘稠的半透明液體,平均每條蛇咬物一次排出的毒液量為222.2mg,低溫真空乾燥物59.00mg,毒液中含26.6%的固體物,含73.4%水分。含酶類如磷脂酶A(Phospholipase A),5′-核苷酸酶(5′-Nucleotidase),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緩激肽釋放酯酶、AC1-蛋白酶(AC1-Protienase)、精氨酸酯酶(Arginine esterase)。尚含有抗凝血活酶。凝血酶(Thrombine like)成分佔蛇毒的50%~70%,分子量33500,由17個氨基酸組成,其中60%為非蛋白氮,天門冬氨酸(Aspartic acid)、穀氨酸含量高,中性物質8.0%,唾液酸(Sialic acid)4.0%,已糖胺(Hexosamine)1.2%,總糖為13.2%,為糖蛋白。抗凝血成分(Anticogulant principle),分子量20650,由16個氨基酸組成,含2%糖,為糖蛋白。溶纖維蛋白成分,分子量24100,為酸性蛋白。含鳥嘌呤核甙,微量金屬Zn、Mn、Ca、Fe、Si、Mg等。

蛇體主要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腎的中性脂肪為甘油三酸酯(Triglyceride)。肌肉中含有精胺(Spermine),蛇肉鹼(Ophidine),δ-羥基賴氨酸(δ-Oxylysine)等多種氨基酸,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膽甾醇等。

參考文獻

中國藥用動物志協作組.中國藥用動物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