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絡石

藥材名稱:毒芹根

名稱出處: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概況

異名:芹葉鉤吻(《金匱要略》),走馬芹、河毒(東北),野芹(江蘇)。

基源:為傘形科毒芹屬植物毒芹的根。毒芹屬全世界約20種;中國有1種及1變種,正種入藥。

原植物:毒芹Cicuta virosa L

形態:多年生粗壯草本,高70~100crn。主根短縮,支根多數,肉質或纖維狀;根狀莖有節,內有橫隔膜,褐色。莖單生,直立,圓筒形,中空,有條紋,基部有時略帶淡紫色,上部有分枝;基生葉柄長15~30cm,葉鞘膜質;葉片輪廓三角狀卵形,二~三回羽狀分裂,長12~20cm,羽片3裂至羽裂,末回裂片窄披針形,長1.5-6cm,寬3~10mm,邊緣疏生鈍齒或銳鋸齒,莖上部葉近無柄,葉片一~二回羽狀分裂,裂片與基部葉同形但較細小。復傘形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序梗長2.5-10cm,總苞片通常無或有1片,線形;傘輻6~25,近等長,長2~3.5cm;小總苞片多數,線狀披針形,長3~5mm,寬0.5~0.7mm;小傘形花序有花15~35;萼齒明顯,卵狀三角形;花瓣白色,倒卵形或近圓形,頂端有內折的小舌片,雙懸果近卵圓形,長、寬2~3mm。合生面收縮,主稜闊,木栓質;每稜槽內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微凹。花果期7~8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卷.第2分冊.10頁.圖版3)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400~2900m的山坡雜木林下、溼地或水溝邊。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陝西、甘肅、新疆、四川。原蘇聯遠東地區、蒙古、朝鮮、日本也都有分佈。

生藥

採集:採根洗淨,晒乾。

化學性質

鮮根及根莖含毒芹毒素(Cicutoxin)、毒芹醇(Cicutol)和多種聚炔化合物,如1-羥基-十七碳二烯(8反,10反)-二炔(4,6)、1羥基-十七碳三烯(8反,10反,12反)-二炔(4,6)-酮(14)、1-羥基-十七碳二烯(8反,10反)-二炔(4,6)-酮(12)、1羥基十七碳二烯(8反,10反)-二炔(4,6)-酮(14)、1-羥基十七碳一烯(8反)-二炔(4,6)-酮(14)、1羥基十七碳一烯(8反)-二炔(4,6)-醇(10)等。

參考文獻

中草藥學.中冊 江蘇人民出版社,19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