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及歐洲教學反思

亞洲及歐洲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注重教師之間的合作與對話是反思性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反思不僅僅是“閉門思過”,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也是進行教學反思的重要途徑,這是由教與學的社會性本質所決定。下面是關於亞洲及歐洲教學反思的內容,歡迎閱讀!

  亞洲及歐洲教學反思

  重點掌握氣候型別的分佈規律。瞭解各種氣候型別的氣溫和降水特點,哪種氣候型別分佈最廣,以及這些氣候對該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本節課的重點在於讀圖及學習方法的掌握,要多提醒學生從地圖上找有用的知識,增加讀圖的練習。

  亞洲及歐洲教學反思

  課本的第六章《認識大洲》是為了第七章《瞭解地區》和第八章《走進國家》的學習奠定基礎。而第一節《亞洲及歐洲》是第一章的重中之重,起到承上啟下,貫通全章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讓學生掌握分析地理位置、氣候、地形、河流的方法。在學習每一個知識點之前,先重點講解分析的方法,讓學生先掌握方法,透過讀圖解析問題自主地歸納地理特徵。教學過程中貫穿亞洲與歐洲的對比,培養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多展示分層設色地形圖,繼續培養學生的讀圖解析能力。這些做法效果還是不錯。

  在“區時和時區“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混淆這兩個概念,我採用了“區時——time、時區——space”幫組學生區別,大部分學生都區分這兩個概念了。在進行“區時計算”的教學過程中,本來我設計用公式“A=B+/—(1*時區差)”來進行這個部分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學生都不懂得如何運用公式,掌握程度很不理想,後來我轉換了教學方法,利用世界時區表進行“數數”計算區時,這種簡單便易的'方法,學生都掌握了區時的計算。這使得我懂得,教學設計過程中,不應該站在老師角度進行設計,更多是站在學生角度,而且要根據課堂教學效果,及時修改自己的教學方法。

  初中的地理教學應該具有濃郁的趣味性來引導學生學習。對於每一節課的新課匯入,我都絞盡腦汁,每次都基本採取趣味法匯入新課。下課之前我會簡單講授一個與本節內容相關的趣味地理,這種做法受到學生歡迎,增加學生學習地理興趣,而且增加學生地理課外知識。

  在一次上課的時候,突然上不了學校的桃李園,沒有課件配合自己上課。那個時候我顯得有點措手不及,不知道怎麼辦,只要讓學生進行地理題目的練習。這件事情讓自己深深地進行反思,究竟是課件支配我,還是我在支配課件?如果沒有所謂“完美的課件”,我能否完成自己教學?以後我要加強自己的基本功,不要讓自己成為課件的傀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