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木

藥材名稱:馬蹬草

名稱出處:《河南中草藥手冊》

概況

異名:還陽草(遼寧),小石韋(山東),過橋草(河南)。

基源:為鐵角蕨科過山蕨屬植物過山蕨的全草。過山蕨屬全世界共2種,中國僅1種。

原植物:過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

形態:植株高10~20cm。根狀莖短,直立。單葉,簇生,異型;不育葉較短,葉柄長1.5~5cm,基部棕色,上部綠色;葉片革質,披針形或長圓形,長2~4cm,寬5~8cm,基部心形,耳形或楔形;能育葉較長,葉柄長1~5cm;葉片披針形,長10~15cm,寬4~8cm,基部楔形,下延或近耳形,葉緣微波狀,頂端延伸成鞭狀,能著地生根產生新株;葉脈分叉,小脈沿主脈兩側聯結成1~2行長網眼。孢子囊群著生於網脈一側;囊群蓋短線形或長圓形,膜質,全緣,向主脈開裂或向葉緣開裂。(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200頁.圖399)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地陰坡或潮溼的石縫中。分佈於華北、東北、及陝西、山東、江蘇北部。朝鮮、日本、原蘇聯遠東地區也有分佈。

藥性

性味:淡,平。

功效:止血,消炎。

主治:外傷出血,子宮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4.5g;或研末。外用:研末撒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河南中草藥手冊》:“治子宮出血:馬蹬草3~7片,水煎,打雞蛋茶喝。輕者1天1次,重者1天2次;或用葉5片,研末,開水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