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齒莧

藥材名稱:黃花蒿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草蒿(《本經》),邪蒿(《嘉祐本草》、《救荒本草》),茵陳蒿(《漢英

府》),香蒿(俗稱)。

基源:為菊科蒿屬植物青蒿的乾燥全草。

原植物: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 Buch-Ham.ex Roxb.(A.apiacea Hance)又名凜蒿(《日本植物圖鑑》),蘋蒿(吉林),黑蒿(山東)。

歷史:《嘉祐本草》載“邪蒿味辛、性平、溫,無毒。主胸膈中臭爛惡邪氣,利腸胃,通血脈,續不足氣。”《綱目》列於菜部,載“邪蒿葉紋皆邪,故名。三四月生苗,葉似青蒿,色淺不臭,根、葉皆可茹”。《植物名考》載“邪蒿,《嘉祐本草》始著錄,葉紋細邪,味亦非正,人鮮食之,紋邪遂以邪名,味辛亦多艾氣,觀植物形態甚似蒿屬,但花序不甚似,但卷11所載青蒿是本品之有癭者。本種不同於中藥含青蒿素的植物黃蒿Artemisia annua L.二者藥用功能雖然接近,但本種不含青蒿素,亦無抗瘧作用。

形態:一年生草本;植物有香氣。主根單一,垂直向下。莖單生,高30~150cm,上部多分枝,幼時綠色,有縱紋,下部稍木質化,無毛。葉兩面青綠色,無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三回櫛齒狀羽狀分裂,有長葉柄,花期葉凋謝;中部葉長圓形,長5~15cm,寬2~5.5cm,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每側有裂片4~6枚,裂片長圓形,基部楔形,每裂片具多枚長三角形的櫛齒或為線狀披針形的小裂片,先端漸尖,兩側常有1~3枚小裂齒或無齒,中軸與裂片羽軸常有小鋸齒,葉柄長0.5~1cm,基部有小型半抱莖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5裂。頭狀花序半球形,直徑3.5~4mm,下垂,基部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長卵形,背面綠色,無毛,有細小白點,邊緣寬膜質,內層總苞片半膜質或膜質,頂端圓;花序託球形,花淡清淡黃色;雌花10~20朵,花冠狹管狀,簷部具2齒裂,花柱伸出花冠管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30~40朵,孕或中間若干不孕,花冠管狀,花葯線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與花冠等長,頂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長圓形至橢圓形。花果期6~9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76卷.第2分冊.64頁.圖版9∶1~6)

生境與分佈:常星散生於低海拔、溼潤的河岸邊砂地、山谷、林緣、路旁等,也見於濱海地區。分佈於中國吉林、遼寧、河北、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朝鮮、日本、越南北部、緬甸、印度北部及尼泊爾也有。

生藥

採集:秋季開花後結果前割取全草,以立秋至白露時採最佳,鮮用或晒乾。

化學性質

青蒿全草含揮發油,油中有β-波旁老鸛草烯(β-Bourbonene)、金合歡乙酸酯(Farnesyl acetate)、石竹烯、β-葎草烯、e-,δ-,畢澄茄烯,α-,β-蒎烯、莰烯、檸檬烯、1,8-桉油精、蒿酮,α-側柏酮、

烯。全草還含7-甲氧基香豆素、7-異戊烯氧基-8-甲氧基香豆素、7,8-次甲二氧基香豆素、7,8二甲氧基香豆素、豆甾醇和苦味質[1]。葉含東莨菪甙、夏臘梅甙(Calycanthoside)、芸香甙、綠原酸、咖啡酸、白堅木醇(Quebrachitol)、腺甙(Adenosine)、腺嘌呤(Adenine)、鳥嘌呤(Guanine)、尿酸、膽鹼、鞣質等[2]。

參考文獻

[1]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374,375。


[2] 中草藥學,下冊,江蘇科技出版社,1980:112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