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椒葉

藥材名稱:鷺肉

名稱出處:汪穎《食物本草》

概況

異名:鷺鷥、絲禽、白鷺鷥、雪客、春鋤(通稱)。

基源:為鷺科白鷺屬動物白鷺的肉。本屬有8種,中國產5種。4種藥用。

原動物:白鷺Egretta garzetta(Linnaeus),又名舂鉏(《爾雅》),鷺鷥(《本經》),白鳥(陸璣《詩疏》),絲禽(陸龜蒙),雪客(李昉),一杯鷺、小白鷺、極小白鷺、白鷺鷥、舂鋤、雪客(《中國藥用動物志》第二冊)。

歷史:本品見於《食物本草》。《綱目》載於第47卷禽之一。李時珍曰:“鷺,水鳥也,林棲水食,群飛成序,潔白如雪,頸細而長,腳青善翹,高尺餘,解指短尾,喙長3寸,頂有長毛十數莖,毿毿然如絲……”。所述與白鷺屬動物相符。《中藥大辭典》、《中國動物藥》均僅記載白鷺入藥。《中國藥用動物志》第二冊還記載了大白鷺、牛背鷺、池鷺等動物作鷺藥用。

形態:白鷺體型較小,全身白色。枕部著生兩條狹長而軟的矛狀羽,長達約10cm,狀若雙辮。肩及肩間著生蓑羽,羽軸硬,由基部至尖端漸小,羽支分散,向後伸延覆蓋著背部,到達尾端。前頸亦著生矛狀羽,形似羽冠,但較窄,長約10cm,向下披至胸前。由於背、胸均披以疏鬆的羽毛,毿毿如絲,故名鷺鷥。冬季蓑羽及矛狀羽均脫落。臉的裸露部分黃綠色,嘴黑色,嘴裂處及下嘴基部淡角黃色,脛與跗蹠黑色,趾呈角黃綠色。

生藥

採集:四季獵捕,剖腹,除去內臟和羽毛,取肉鮮用。

藥性

性味:《醫學入門》:“鹹,平。”

功效:補脾益氣,解毒。

主治:脾虛洩瀉,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崩漏,脫肛,疔瘡癰腫等。汪穎《食物本草》:“治虛瘦,益脾補氣,炙熟食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煮食,100~200g。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中國動物藥》:“治脾虛洩瀉:鷺肉50g,白朮15g,茯苓15g,扁豆15g,黨蔘10g,水煎服,日2次。” ②《中國動物藥》:“治脫肛:鷺肉50g,鱉頭2只,水煮極熟,食肉飲汁。日2次。” ③《中國動物藥》:“治崩漏,鷺肉50g,黃芪50g,煎極熟,食肉飲汁。日2次。”

食療:《食物本草》:“治虛瘦:鷺肉,炙熟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