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合作採集計劃

[拼音]:bosiren

[英文]:Persians

西亞伊朗人口占多數的民族。亦稱“伊朗人”。約1600萬人(1978),主要分佈在中部和東部。屬歐羅巴人種南支。使用波斯語(亦名法爾斯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有相當多的阿拉伯語藉詞。古波斯文曾用楔形文字,7世紀後改用阿拉伯字母。信伊斯蘭教,多屬什葉派。

據考證,古伊朗部落於公元前兩千年自中亞進入現居住地(一說來自高加索)。爾後逐漸吸收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成分。古波斯人於公元前550~前330建立波斯帝國。大流士一世當政時,帝國達到極盛時期,創造了燦爛的波斯文化。公元前2世紀,經由“絲綢之路”開始與中國交往,自5世紀後半葉起,關係密切,不少波斯人居留中國。7世紀中葉受阿拉伯人侵略,18世紀起遭到萄、英、法、俄等國侵略。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1979年推翻王朝,建立伊斯蘭共和國。絕大多數波斯人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城市居民從事棉毛紡織、制毯等手工業,少數人從事商業和石油工業。耕地主要用鐵鏵木犁,以馬、駱駝、騾、驢、黃牛和水牛為役畜。主要種植小麥、大麥、水稻、菸草和棉花。擅長建築、繪畫、制毯和燒瓷,歷史悠久,工藝精美。傳統住宅為泥土房,平房頂兼作晾臺。取暖用壁爐或火塘。喜吃米飯。男人穿長衫、肥大長褲,纏頭巾。依照頭巾的顏色和式樣,可知其人的社會地位和籍貫。婦女外出時穿燈籠褲和黑長袍。城市婦女戴白麵紗,只在兩眼處繡出網狀透孔;農村婦女往往不戴面紗。盛行早婚,多由父母包辦。一般愛吸水煙。最大節日是源自古代的“納烏魯斯節”,即波斯陽曆新年,逢節放假6天。口頭文學、戲劇、詩歌極為豐富。

另有30萬波斯人分佈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