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飯果

藥材名稱:白豆蔻

名稱出處:《開寶本草》

概況

異名:豆蔻(《別錄》),多骨(《本草拾遺》),殼蔻(《本草逢原》),白蔻(《本草經解》),圓豆蔻(《全國中草藥彙編》),小豆蔻(《中藥大辭典》)。

基源:為姜科豆蔻屬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果實。豆蔻屬全世界有150餘種;中國約24種、2變種。

原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瓜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rn Soland.ex Maton

歷史:白豆蔻之名始見於宋《開寶本草》雲:“白豆蔻,出伽羅古國,呼為多骨,其草形如芭蕉,葉似枯若,長八九尺而光滑,冬夏不凋,花淺黃色,子作朵如葡萄,初出微青,熟則變白,七月採之。”所述特徵與現今白豆蔻藥材相符。但許多本草記載常與草豆蔻相混淆。而《植物名實圖考》更以草果藥(Hedychium spicatum Ham.)當豆蔻。白豆蔻在以往的文獻上學名多訂為Amomum cardamomum L.據《新華本草綱要》考證,此係小豆蔻(Elettaria cardamomum(L.)Maton的異名。白豆蔻已載入《中國藥典1990年版》。爪哇白豆蔻在市場上亦作白豆蔻使用,但品質較差。

形態:白豆蔻莖叢生,植株高3m,莖基葉鞘綠色;葉片卵狀披針形,長約60cm,寬約12cm;兩面光滑無毛,近無柄,葉舌圓形,葉鞘口及葉舌密被長粗毛。穗狀花序自莖基部的根莖上發出,圓柱形,稀為圓錐形,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苞片;苞片三角形,黃色;小苞片管狀,一側開裂;花萼管狀,白色或淡紅色,外被長柔毛;花冠管與花萼管近等長,裂片白色,脣瓣橢圓形,中央黃色,內凹,邊緣黃褐色,基部具瓣柄。蒴果近球形,直徑約16mm,白色或淡黃色,略具鈍三稜;果皮木質,易開裂為三瓣;種子為不規則的多面體,直徑3~4mm,暗棕色,種溝淺,有芳香味。花期5月,果期6~8月。

生境與分佈:白豆蔻分佈於泰國、柬埔寨、越南、寮國、斯里蘭卡、瓜地馬拉以及南美洲。中國廣東、海南、廣西、雲南也有栽培。

爪哇白豆蔻參見“瓜哇白豆蔻”條,它的種子比白豆蔻種子小。

生藥

採集:多於7~9月間果實將黃熟但未開裂時採集果穗,去淨殘留的花被和果柄,晒乾;或再用硫黃熏製漂白,使果皮現黃白色。藥材從柬埔寨和泰國進口。中國海南和雲南南部有少量栽培。

鑑別:果實類球形,稍扁,直徑1.2~1.8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具3條鈍稜及多數縱向脈紋,頂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入的果柄痕,兩端均有黃色絨毛。果皮薄,內分3室,每室有種子7~10粒,縱向排成2~3行,易散碎。種子不規則多面形,背面略隆起,直徑3~4mm,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外被類白色膜狀假種皮,腹面有圓形窩點狀種臍。質堅硬,斷面白色,有油性。氣芳香,味辛涼。以個大、飽滿、果皮薄而完整、氣味濃者為佳。

加工炮製:常用炮製品有蔻仁和豆蔻皮。 ①豆蔻仁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果殼,取淨仁。 ②豆蔻皮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剝取果皮。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密閉儲存,防蛀。

化學性質

主要成分為揮發油[1],油中含桉油精(1.8-Cineol 66.8%)、β-蒎烯(18.5%)、α-松油醇(α-Terpineol 5.4%)、α-蒎烯(3.6%)、蛇麻烯(Humalene 2.9%)、丁香烯(Caryophyllene 1.2%)、月桂烯(Mycene 0.7%)、p-聚傘花烴(p-Cymene 0.4%)、蛇麻烯氧化物(Humalene epoxide 0.5%)、香檜烯(Sabinene 0.5%)、檸檬烯(Limonene 0.5%)、松油烯-4-醇(Terpinene-4-01 0.2%)、桃金娘烯醛(Myrtenol 0.2%)和δ-松油醇(δ-Terineol 0.1%)。並含少量皁甙、色素與澱粉[2]。

參考文獻

[1] Phytochemistry 1972;11(4):1534。


[2] 中藥志.第3冊.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