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拉木

藥材名稱:白地牛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基源:為蘿藦科鵝絨藤屬植物毛白前的根。

原植物:毛白前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Vincetoxicum chi nense S.Moore;Cynanchum affine Hemsl.),又名老君須(廣東),龍膽白前(江蘇)。

形態:柔弱纏繞藤本。莖密被柔毛。葉對生,卵狀心形至卵狀長圓形,長2~4cm,寬1.5~3cm,頂端急尖,基部心形或老時近截形,兩面均被黃色短柔毛,葉背較密;葉柄長1~2cm,被黃色短柔毛。傘形聚傘花序腋生,著花七、八朵,花序梗或長或短,長達4cm;花序梗、花梗、花萼外面均被黃色柔毛;花長約7mm,直徑約1cm,花冠紫紅色,裂片長圓形;副花冠杯狀,5裂,裂片卵圓形,鈍頭;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子房無毛,柱頭基部五角形,頂端扁平。蓇葖單生,披針形,向端部漸尖,長7~9cm,直徑約1cm;種子暗褐色,不規則長圓形,種毛白色絹質。花期6~7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483頁.圖4919)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00~700m的山坡、灌叢中或丘陵地疏林中。分佈於中國中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藥性

性味:苦,平。 《浙江藥用植物志》:“苦,平。”

功效:解表,清暑,健脾,調經,殺蟲。

主治:感冒,中暑,疳積,月經不調,瘧疾,腸結核,瘡疥。 ①《中國高等植物圖鑑》:“治瘧疾。” ②《中國植物誌》:“民間用作洗瘡疥。” ③《全國中草藥彙編》:“治腸結核。” ④《浙江藥用植物志》:“清熱解表,行氣健脾,活血通經。治感冒,中暑,疳積,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外用:適量,煎水洗。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全國中草藥彙編》:“治腸結核:白地牛適量,苦木霜、黃柏、毛冬青根各9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