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腸
藥材名稱:安徽杜鵑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基源: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黃山杜鵑的根。
原植物:黃山杜鵑Rhododendron anwheiense Wils.
形態:常綠灌木,高達2m。枝條幼時疏生捲毛。葉簇生枝頂,葉柄長5~10mm,有疏叢捲毛;葉片革質,卵狀披針形,長3~6cm,寬1.5~3cm,頂端有短尖頭,兩面無毛。傘形花序頂生,有6~10花;花梗直立,長1.7~2.5cm;花萼碟形,萼齒5,三角形,有腺狀睫毛;花冠鍾狀,長2~2.5cm,白色至淡紫色,5裂,上方一裂片的下部內面有紅色點;雄蕊10,花絲基部有毛;雌蕊長過於雄蕊,子房有疏叢捲毛和腺體,柱頭大,紫色。蒴果圓柱形,長1.2~1.7cm,幼時有腺毛。(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87頁 圖4127)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約1000m的林中。分佈於浙江、安徽和江西。
藥性
功效:活血止痛。
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根15~30g;衝黃酒、紅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