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根

藥材名稱:荊芥

名稱出處:《吳普本草》

概況

異名:假蘇(《本草經》、《東北常用中草藥》),四稜杆蒿(《北方常用中草藥》)。

基源:為脣形科裂葉荊芥屬植物裂葉荊芥及多裂葉荊芥的乾燥地上部分或全草。裂葉荊芥屬全世界約3種1變種,其中2種產於原蘇聯西伯利亞及蒙古,1變種產於日本;中國3種均產,供藥用。

原植物:正品荊芥為裂葉荊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Benth.)Briq.(Nepeta tenuifolia Benth.Elsholtzia integrifolia Benth.),又名荊芥(《救荒本草》),小茴香(四川夾江),線芥(江西、湖南)。多裂葉荊芥Schizonepeta multifida(L.)Briq.(Nepeta multifida L.),又名荊芥(東北地區)。

歷史:荊芥一名始見於《吳普本草》。《唐本草》、《綱目拾遺》、《吳普本草》、《綱目》等主要本草書籍均以荊芥為《本經》上的假蘇,《綱目》的假蘇荊芥一圖(夏良心本)亦頗似本種。本品為常用中藥,主產於河北安國、易縣、唐縣、承德、江蘇江都、揚州、泰興,浙江肖山、杭州、江西吉安、吉水,湖北、湖南等地亦產,供全國並出口。

形態:一年生草本。莖高60~80cm,四稜形,被灰白色疏短柔毛,莖下部的節和小枝基部通常帶棕紫色。葉通常為指狀3裂,大小不等,長1~3.5cm,寬1.5~2.5cm,頂端銳尖,基部楔狀漸狹並下延至葉柄,裂片披針形,寬1.4~4mm,全緣,被短柔毛,脈上及邊緣較密,有腺點。花序為多數輪傘花序組成的頂生穗狀花序,通常生於主莖上的較長大而多花,生於側枝上的較小而疏花,但均為間斷的;苞片葉狀,與葉同形,小苞片線形,極小。花萼管狀鐘形,具15脈,齒5,三角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後面的較前面的為長;花冠青紫色,外被疏柔毛,內面無毛,冠簷2脣形,上脣先端2淺裂,下脣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後對較長,均內藏,花葯藍色。小堅果長圓狀三稜形,長約1.5mm,徑約0.7mm,褐色,有小點。花期在9月以後。(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520頁.彩圖16)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540~2700m山坡路邊或山谷、林緣。分佈於中國東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城口、南川)、貴州等省均有野生;浙江、江蘇、福建、雲南等省均有載培。朝鮮也有分佈。

多裂葉荊芥與裂葉荊芥的主要區別為葉一回羽狀深裂,有時淺裂至近全緣;穗狀花序連續,很少間斷;萼齒先端急尖,無芒尖。花期7~9月,果期在9月以後。(圖見《中國植物誌》.第65卷.第2分冊269頁.圖版55∶1-7)生於海拔1300~2000m松林林緣、山坡草叢或溼潤的草原上。分佈於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原蘇聯、蒙古也有分佈。

生藥

栽培:宜溫和溼潤氣候,適應性較強,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用種子繁殖,春播或秋播。一般多采用春播,在3月下旬~4月上旬直播,按行距27cm劃淺溝條播,將種子與草木灰或細土混勻後播下,稍加鎮壓。每畝用種量2~3kg。苗高5~7cm時結合鬆土除草,按株距7cm左右間苗2~3次。苗期應保持土壤溼潤,防止雨季積水。5~6月各施追肥1次,以人畜糞水或氮素化肥追施。病害立枯病,用70%敵克鬆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淋灌;黑斑病,用80%代森鋅800倍液噴霧。蟲害地老虎、銀蚊夜蛾、參照農作物蟲害進行防治。

採集:秋季花穗綠色時採收。北方是距地面數釐米處割取地上部分,晒至半乾捆成小把,再晒至全乾。南方是連根拔起,晒乾,捆把。也有先單獨摘取花穗晒乾,稱“荊芥穗”;再割取莖枝晒乾,稱“荊芥”。藥材中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於河北安國、易縣、唐縣、承德,江蘇江都、揚州、泰興,浙江肖山、杭州,江西吉安、吉水,湖北,湖南。

鑑別

性狀:帶有花穗的全草,全長60~90cm。莖方形,上部多分枝,四面有縱溝,表面黃紫色或紫棕色,被白色短柔毛,體輕,質脆,折斷面纖維狀,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鬆的髓。葉對生,葉片分裂,裂片細長,黃色.皺縮捲曲,破碎不全,質脆易脫落。頂生穗狀輪傘花序,長3~8cm,花冠多脫落不全,花萼黃綠色,鐘形,質脆易碎。花萼內有棕黑色小堅果。氣微弱,搓碎時則具薄荷樣香氣,味微澀而辛涼。以色淡黃綠、穗長而密、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外壁厚,角質化;腺毛柄部單細胞,頭部2細胞;腺鱗有8個分泌細胞;非腺毛3~8細胞。莖四稜處表皮內側有壁角組織。皮層2~6列細胞。中柱鞘散佈有纖維束,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較寬闊,導管及木纖維主要分佈在莖四稜處,射線1~2列細胞。中央為髓部。(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522頁.圖503)粉末:黃棕色。 ①腺鱗頂面觀頭部類圓形,8~13細胞,直徑22~108μm,柄單細胞,極短,內含鮮黃色或棕色物。 ②小腺毛頭部類圓形,1~2細胞,直徑16~27μm;柄短,單細胞。 ③非腺毛完整者1~6細胞,基部直徑22~45μm,長67~810μm,包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5549.html' target='_blank' >諫院瘢喜肯赴呦感○嘧賜黃穡虜?~2細胞有角質縱條紋。 ④氣孔長圓形,直徑約18μm,副衛細胞2個,直軸式。 ⑤葉表皮細胞類多角形,壁波狀彎曲。有氣孔及毛茸。 ⑥花粉粒近球形,直徑27~31μm,具6溝,外壁兩層明顯,具網狀雕紋。 ⑦果皮表皮(粘液層)細胞斷面觀類方形或類長方形,壁粘液質化,胞腔小,不規則分枝,內含棕色物,其下色素細胞2~3列,類方形,充滿棕色物,有的色素細胞向上伸入於表皮細胞間;表面觀類多角形或圓多角形,小形色素細胞群雜湊於表皮組織間。 ⑧果皮石細胞斷面觀細胞1列。類長方形或類方形,壁有裂紋,胞腔星狀;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深波狀彎曲,紋孔稀疏。 ⑨果皮色素細胞用氫氧化鉀液裝片,呈類方形或類多角形,胞腔內含棕色物。 ⑩種皮細胞表面觀類長方形,平周壁具條狀及點狀增厚紋理。 ⑾螺紋、環紋、網紋及具緣紋孔導管直徑9~27μm。 ⑿纖維細長,直徑7~36μm,壁稍厚,有的可見斜紋孔。(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715頁.圖351)

理化:取樣品100g,切碎,由揮發油測定器提取揮發油,點於矽膠G板上,以薄荷酮、胡薄荷酮、檸檬烯為對照,以已烷-乙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距12cm,噴2,4-二硝基苯肼試劑,加熱顯色。(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523頁.圖505)

加工炮製:①炒荊芥 取荊芥段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 ②荊芥炭 取荊芥段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黑褐色,內部焦褐色時,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晾乾涼透。 ③荊芥穗炭 取荊芥穗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黑褐色時,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晾乾涼透。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性質

裂葉荊芥全草含揮發油1.12%,荊芥梗為0.60%,荊芥穗為1.69%,荊芥炭為0.06%,油中主要以薄荷酮39.13%、異薄荷酮4.88%、胡薄荷酮(Pulegone)43.27%、異胡薄荷酮2.09%、檸檬烯3.43%含量最高。油中還含辣薄荷酮(Piperitone)等成分31種[1]。從穗部還分得四種單萜裂葉荊芥醇(Schizonol)、裂葉荊芥二醇(Schizonodiol)、裂葉荊芥甙(Schizonepetoside)A、B、C、D、E及香葉木素(Diosmetin)、橙皮素(Hesperetm)、木犀草素(Luteolin)[6,7]。

多裂葉荊芥穗和莖中含有微量元素K、Mg、Fe、Na、Al、Ca、Cu、Zn、Mn、Mo、Cd、Pb、Co、Ni、Se[2],穗部主含薄荷酮、胡薄荷酮、4α,5-二甲基-3-異丙基八氫萘酮等17種化合物[3]。還含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琥珀酸、齊墩果酸[4]。揮發油中主含月桂烯(Myrcene)、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檸檬烯、沉香醇(Linalool)、冬青油醇(Sabinol)和胡薄荷酮[5]。

從穗中還分離到芹黃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side)、黃色黃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橙皮甙(Hesperidin)[6]。

參考文獻

[1] 中藥通報 1985;10(7):19。


[2] 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 1988;14(2):125。


[3] 藥學通報 1988;23(10):594。


[4] 中國中藥雜誌 1989;14(9):32。


[5] CA 1989;111:150553g。


[6] Planta Med 1989;55(2):179。


[7] Chem Pharm Bull 1981;29(6):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