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裡麻
藥材名稱:小巢菜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元修菜、野蠶蟲、漂搖草(《綱目》),翹搖(《綱目拾遺》),薇(《植物名實圖考》)。
基源:為豆科野豌豆屬植物小巢菜的全草。野豌豆屬全世界約150種,中國約45種。
原植物:小巢菜Vicia hirsuta(L.)S.F.Gray(Ervum hirsutum L.),又名硬毛果野豌豆、野豌豆、雀野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歷史:《綱目》載:“陸放翁《詩序》雲:蜀地有兩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實者,小巢生稻田中,吳地亦多,一名漂搖草,一名野蠶豆。”《植物名實圖考》載:“薇自名垂水,不可雲水草。今河畔葉壖,蔓生猶肥,莖弱不能自立,在山而附,在澤而垂,奚有異也。”據考證,以上描述及附圖均符合本種。
形態:一年生草本,高90~120cm;莖細柔,具稜,近無毛。雙數羽狀複葉,先端卷鬚2~3;小葉4~8對,線形或線狀長圓形,長0.5~1.5cm,寬0.1~0.3cm,先端平截微凹,具小刺尖,基部楔形,無毛;托葉線形,有齒。總狀花序腋生,花2~5,花序軸及花梗被短柔毛;花萼鍾狀,長約3mm,萼齒5,線狀披針形,近等長,外面被短柔毛;花冠近藍白色或淡紫色,長約0.5cm,旗瓣橢圓形,與翼瓣近等長,龍骨瓣較粗,無耳、有爪;子房無柄,密被褐色長硬毛,花柱頂端被柔毛。莢果扁,長圓形,長0.7~0.8cm,寬0.3~0.4Cm,成熟時草黃色或淡褐色,被黃棕色硬毛。種子1~2,扁球形,直徑約0.2cm,具黑褐色斑。花果期2~5(6)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481頁.圖2691)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草地或田邊。分佈於華東及陝西、河南、四川、雲南。原蘇聯、北歐、北美也有分佈。
化學性質
葉含芹菜甙(Apiin)、槲皮素。
參考文獻
CA 1955;49:856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