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色牛肝菌
藥材名稱:白克馬葉
名稱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概況
基源:為安息香科安息香屬植物垂珠花的葉。
原植物:垂珠花Styrax dasyanthus Perk.,又名白花樹(《中藥大辭典》)。
形態: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約8m,樹皮灰褐色。嫩枝被星狀毛,後變光滑。葉互生,橢圓狀長圓形至倒卵形,先端長尖或短尖,上半部邊緣具細齒,上面無毛,下面初期被疏生的星狀毛,後即脫落;葉柄短。10多朵花排列成圓錐花序,花梗長6~8mm;花萼鐘形,裂片具不規則細齒,外被星狀毛,宿存;花冠白色,長約1.5cm,5裂,裂片披針形。果實卵形,長約6mm。種子表面有皺紋。花期5~6月,果期10~12月。(圖見《中藥大辭典》.上冊.746頁.1487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於向陽山坡雜木林中。分佈於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晒乾。
貯藏:置乾燥處,防黴。
藥性
性味:甘、苦,寒。 《貴州民間藥物》:“苦而甘,寒。”
功效:潤肺止咳。
主治:肺燥咳嗽。 ①《貴州民間藥物》:“潤肺止咳。治肺燥咳嗽。” ②《貴州中草藥名錄》:“潤肺,祛痰,理氣,行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