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如土色的故事

面如土色的故事

  導語:在漢語中,很大一部分成語都來源於古代的故事或者典故。這些成語故事或者典故不僅能幫助我們瞭解歷史,還能讓我們正確認識和使用成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成語故事面如土色,歡迎大家閱讀!

  面如土色的故事

  【基本內容 】面如土色(miàn rú tǔ sè)

  【解釋】臉色呈灰白色。形容驚恐之極。

  【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狀語;指驚恐

  【近義詞】面無人色、面色如土

  【反義詞】面不改色

  【英語】lookashen

  【典故】

  南宋時期,秀才俞良步行8千里到達京城杭州應試,結果名落孫山,他身無分文,就到杭州西湖邊作鵲橋仙詞然後準備自殺被救。太上皇在夢中認定俞良是人才,派人到旅店找他,嚇得店主孫婆面如土色,俞良從此被封為大官。

  【出處】歸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結眉頻。  《敦煌變文集·捉季布變文》李白重讀一遍,讀得音韻鏗鏘,番使不敢則聲,面如土色,不免呼拜舞辭朝。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