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花

藥材名稱:大粘藥

名稱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概況

異名:接骨靈、粘榔藥(《雲南藥用植物名錄》),澀葉樹(《廣西藥用植物名錄》),玄麻(《四川西昌中草藥》)。

基源:為蕁麻科霧水葛屬植物紅霧水葛的根、葉。霧水葛屬全世界約50餘種;中國約7種、1變種。

原植物:紅霧水葛 Pouzolzia sanguinea(Bl.)Merr.(P.viminea(Wall.)Wedd.),又名野麻公(《海南植物誌》),青白麻葉(《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小灌木,高0.5~3m。多分枝,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幼時被柔毛或糙伏毛,後無毛。葉互生,葉柄細,長1~3cm,被毛;托葉小,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脫落;葉片長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4~12cm,寬2~4.5cm,頂端漸尖,有長尖頭,基部鈍或近圓形,邊緣有粗齒,齒尖向上,上面疏被糙伏毛;鍾乳體點狀,分佈均勻;下面葉脈上密被糙伏毛;基出脈3條,其中每邊側脈2~3條,網脈不明顯。通常花雌雄同株;團傘花序腋生;常雄花較多,雄花有短梗或無梗;雄花花被片4,狹倒卵形,長1~1.2mm,頂端有尖頭,背面被粗毛,雄蕊4枚;雌花無梗,花被管狀,2~4齒裂,疏被粗毛,花柱絲狀,比花被長,脫落。瘦果卵形至橢圓形,有光澤,具肋紋,頂端具小尖頭。花期3~9月,果期5~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521頁.圖1042)

生境與分佈:生於向陽坡地草叢或疏林下山溪旁。分佈於中國西南及廣東、海南、廣西。越南至印度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秋、冬或春季採收,洗淨,晒乾或鮮用。

貯藏:晒乾用者置乾燥處。

藥性

性味:澀、微辛,熱。

功效:祛風溼,舒筋絡。

主治:風溼痺痛。

用法用量:外用:調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治膝眼風,骨折:大粘藥適量,搗爛或配藥外敷。本劈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8105.html' target='_blank' >範雲し粲寫碳ば裕胗梅彩苛稚床枷雀艟植科し簦蠓笠!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