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學會
[拼音]:lougu
[英文]:mole cricket
昆蟲綱直翅目(Orthoptera)螻蛄科 (Gryllotalpi-dae)。俗名拉拉蛄、土狗、螻蟈等。重要的地下害蟲。在中國發生的有華北螻蛄 (Gryllotalpaunispina)、非洲螻蛄 (G.africana)、臺灣螻蛄(G.formosana)、普通螻蛄(G.gryllotalpa)4種,以前兩種最為重要。螻蛄成蟲體黃褐色,全身覆有黃褐色細毛。有 1對絲狀觸角。1對發達的前足稱為開掘足,2對胸足較小。胸部著生2對短小的翅,前翅平疊於背上,後翅摺疊成筒狀,藏在前翅之下,尾部有尾須1對。華北螻蛄與非洲螻咕的形態區別如下表。
華北螻蛄在中國主要分佈於北方,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遼寧、甘肅、青海、新疆、陝西、內蒙古、江蘇、安徽等省(自治區)均有發現。也見於蒙古、蘇聯西伯利亞和土耳其等地。非洲螻蛄幾乎遍佈中國各地,以及非洲、歐洲和日本、朝鮮、菲律賓等地。華北螻蛄3年完成1代;非洲螻蛄1~2年發生1代。晝伏而夜晚出土活動。有趨光性。在土中隧道內交尾,卵產在土下5~15釐米深處。以成、若蟲在土內越冬。
螻蛄的食性雜,可為害多種作物,以麥類、玉米、高粱、粟、甘薯等受害最重。蔬菜和菸草的苗床,果樹和林木等的苗圃也常受害。成、若蟲喜食剛播下和發芽的種子,或把幼苗的嫩根和嫩莖咬斷,根莖部常被咬成亂麻狀,造成苗株凋枯而死或發育不良。螻蛄在表土層挖掘隧道的活動,使幼苗與土壤分離,失水乾枯而死,穀子(粟)幼苗受害最重。
防治方法同地下害蟲。